万花谱 > 病虫害

菊花白粉病

花公子优质养花男
2022-09-09 12:59:40 发布于蓝妖花园

名称:菊花白粉病

学名:Cinara pinea(Mordwiko)

类属:同翅目大蚜科

病源

ErysiphecichoracearumDC.称菊科白粉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菌丝体生于叶两面,分生孢子近柱形至桶柱形,串生。闭囊壳扁球形,附属丝多,暗褐色,大小90-130μm,含子囊10-20个;子囊卵形,矩圆形至椭圆形,大小20-28×14-18(μm),子囊内多含2个子囊孢子,个别3个;椭圆形,大小19-38×11-22(μm)。我国南方一般不产生有性态,无性态为OidiumchrysanthemiRabenh。

1、分布与危害

白粉病是菊花上的常见病害,全国各种植区广泛发生,严重影响菊花产量和品质。

2、形态特征

成虫体型大,赤黑至黑褐色;复眼黑色,突出于头侧;触角刚毛状,6节,第3节最长;无翅型均为雌性,体粗壮,腹部圆,其上散生黑色粒状突瘤,有时体上被有灰白色蜡粉;有翅型身体短棒状,体长2.6-3.1mm,全体黑褐色,其上着生许多黑色刚毛,足上尤多。腹末稍尖,翅膜质、透明,前翅近前缘有一宽黑带纹。卵黑色,长椭圆形,长1.8-2.0mm,宽1.0-1.2mm。若虫体态与无翅成虫相似。干母蚜胎生虫体浅棕褐色,体长约1.2mm,后渐变黑褐色。

3、发生规律

北方病菌以闭经壳随病残体留在土表越冬,翌年放射出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田问发病后,病部菌丝上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在南方或北方棚室,病菌以菌丝体在寄主上越冬,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有时孢子萌发产生的侵染丝直接侵入寄主表皮细胞,在表皮细胞内形成吸器吸收营养。菌丝体多甸句在寄主表面,多处长出附着器,晚秋形成闭囊壳或以菌丝在寄主上越冬。春、秋冷凉,湿度大易发病。

4、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田间不宜栽植过密,注意通风透光;科学肥水管理,增施磷钾肥,适时灌溉,提高植株抗病力;冬季清除病落叶及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开始喷洒可使用国光黑杀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国光三唑酮乳油1500-2000倍液叶面喷雾进行防治,隔12-15天1次,连续防治2-3次。病情严重的可选用25%丙环唑乳油4000倍液。

相关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