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问题

蕲艾产地哪里?

东郭寻文 提问于:2022-08-08 14:15:23
蕲艾产地哪里?求教大神赐教,想了很多办法还是没解决。
帮你少踩99个养花坑,点击见策略!
共有4条回答
东郭芃

艾草我们随处可见,但见到都是野生艾,叶片小、薄、植株矮,挥发油、黄酮、绿原酸、柚皮苷等主要药用成分含量因此不高。而艾草的适应生长环境日照时间长、临近水源,杂草稀少。

针对这几个因素

日照时间

从地理位置来说地理位置来说北纬29度左右为佳,日照时间有保证。

临近水源

北纬29度为南方地区,年降水量正好适合艾草的生长条件,北方地区水量不足、沿海地区水量过多。

生长周边环境(杂草等)

野生艾由于自然生长原因,杂草丛生,影响艾草的日照、土壤的水分、营养成分。

因此,人工种植的会好于野生艾。人工种植会对艾草进行人工除草、灌溉、施肥,创造艾草最佳的生长环境。

结合各种因素,北纬29度左右人工种植的艾草为佳(从省份来说,江西北部、湖北等)。

建议买艾草就选择江西产和湖北产的。

时间:2022-08-08 14:16:33
毛珺瑶

艾草产业大会经过三年我国艾草品种众多,翻阅古代典籍,历史上比较有名的艾草有四种,分别是北艾、海艾、蕲艾、祁艾。

一、北艾

北艾即现在的“九头仙艾”。宋代苏颂在《图经本草》曾记载道“艾叶,……今处处有之,以复道及四明者为佳。”书中认为,复道和四明的艾最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也提及过“汤阴者谓之北艾”。

据考证,复道为今天的河南安阳市汤阴县所辖,即今天的伏道镇,所以这种艾草又称为伏道艾。一代名医扁鹊就葬在伏道镇,而伏道艾就种植在扁鹊庙的周围。伏道艾和其它的艾相比,长得高大又茂盛,出绒率极高,药用价值也高,南宋诗人范成大曾写过一首叫《灼艾》的诗“艾求真伏道,穴按古明堂”,意思就是说,行灸取艾要寻求真正的伏道艾,取穴要按古代的《明堂经》来取,把伏道艾的地位拔得非常高。

二、海艾

和北艾齐名的,还有一种艾草,叫海艾,这种艾草也是在宋代时被发现,《本草纲目》曰“艾叶……宋时以汤阴复道者为佳,四明者图形。近代惟汤阴者谓之北艾,四明者谓之海艾。”这里所说的四明,即是今天的宁波。只是目前海艾存量不多,品牌还不够响,需要地方政府和有识之士推动并加以繁荣。

三、蕲艾

到了明代,又发现了一种艾草,叫蕲艾,这是在李时珍的家乡,湖北蕲州发现的。李时珍对自己家乡的这种艾草,非常推崇。在《本草纲目》中,他毫不掩饰对这种艾草的喜爱,李时珍认为“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

四、祁艾

最后说说祁艾。其与蕲艾读音相同,但并非产自湖北,而是专指产于河北安国(古称祁州)的艾叶,所以这种艾草也叫祁艾。祁州处于北方中心地理位置,盛产药材,为北方药材集散地。在清宫医案中,就有不少关于祁艾的记载。清代小说家李汝珍晚年所著《镜花缘》载以祁艾灸三次,治疣目(瘊子)落后永不复发。书中出现“祁艾”,印证了当时祁艾作为中药材已经为医家所用的历史事实。

时间:2022-08-08 14:18:33
微生枫榆

就艾的产地来说,尤以湖北蕲春的艾质最好,堪称一绝,为历代进贡珍品和馈赠佳品。我国明代医圣李时珍曾指出“艾自成化以来,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相传他处艾灸酒坛不能透,蕲艾一灸则直透彻,为异也。”他在《本草纲目》中光收录有关蕲艾治病的方子就达52个。蕲艾的微量元素含量、挥发油含量、燃烧放热量等都远远高于其他地区艾品质,并且香气浓郁,药效独特。蕲艾是名贵药材,茎和叶都可以入药,其味苦或微甘,性微温。据现代化学分析,蕲艾含十七种已知化合物,是养生保健佳品。

时间:2022-08-08 14:18:39
蔚云凤

1、北艾

艾叶的产地记载,最早见于梁代本草学专著《名医别录》"生于野"。没有具体的说明。宋代苏颂的《图经本草》则记载曰"叶,今处处有之,以复道及四明者为佳。"书中认为,复道和四明的艾最好。

据考证,复道为今天的河南安阳市汤阴县所辖,即今天的伏道。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言曰"汤阴者谓之北艾"。

2、海艾

海艾即今天浙江宁波及其附近地区的艾草。

宋代苏颂的《图经本草》则记载曰"叶,今处处有之,以复道及四明者为佳。"这里的四明,就是今天的宁波地区。

《本草纲目》记载"四明者谓之海艾"

潇湘一叶检索文献资料,无所获。仅在梅全喜《艾叶的研究与应用》一书中发现一段文字。梅全喜教授在做艾叶研究时,去信宁波药检所胡双丰,请求代为采集艾叶样品,结果胡告知“宁波地区很久不产艾叶了,所用艾叶均从外地调入”。由此看来,古代名艾海艾,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

3、蕲艾

到了明代,蕲艾闪亮登场。

明弘治年间定稿的《本草品汇精要》记载"生田野,今处处有之道地朝州、明州。"蕲州就是今天的湖北蕲春,明州就是今天的浙江宁波及附近地区。

其后的《本草蒙笙》收录了"蕲州艾叶"图,并记载曰"倘有收藏,不吝价买,彼处仕宦,亦每采此,两京送人,重纸包封,以示珍贵,名益传远,四方尽闻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首次提出了"蕲艾"之名。书中写道"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从此,蕲艾跻身中国名艾之列。

明清医家皆重视并推崇蕲艾。明代《本草乘雅半偈》记载,"(艾叶)生山谷田野,蕲州者最贵,四明者亦佳”。该书还说,"蕲州贡艾叶,叶九尖,长盈五七寸,厚约一分许,岂唯力胜,堪称美艾。

4、祁艾

祁艾和蕲艾谐音,但这是两个不同产地的艾。

祁艾是上世纪初出现的一个艾叶优良品种,专指产于河北安国(古称祁州)的艾叶。祁州处于北方中心地理位置,盛产药材,为北方药材集散地。由清至今,祁艾声誉渐传,成为"祁药"的主要品种之一。

清官医案中亦有应用祁艾的记载,清《祁州志》的“物产"中亦有记载。但其应用不及蕲艾,有人统计过,清宫医案处方中,蕲艾与祁艾的使用频率比约为103,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对产于河北安国的祁艾与产于湖北蕲春的蕲艾药材特性进行过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某些特性方面,"祁艾"优于"蕲艾"。

清代小说家李汝珍晚年所著《镜花缘》中之药方,以祁艾灸三次,治疣目(痪子)落后永不复发。《镜花缘》一书约成书于清嘉庆二十三年(年),远在鸦片战争之前。书中出现"祁艾",正印证了当时祁艾作为中药材已经为医家所用的历史事实。

时间:2022-08-08 14:19:4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