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叶中有很多种色素。比如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等。
这些色素中只有叶绿素呈现绿色,由于叶绿素非常多,其它色素少所以叶片一般呈现绿色。当天气变冷时,叶绿素分解,其它色素的颜色就体现了出来,比如叶黄素。
日本静冈大学创造科学技术大学院专门研究叶绿素分解过程的盐田佑三教授说“叶子逐渐老化,叶子中的叶绿素随之被分解而减少。”
叶绿素被分解,叶子的绿色变得越来越浅,绿色变浅,叶子所含的其他色素便凸显出来,这其中反射黄色光的色素叫做“叶黄素”。新生叶子所含的叶绿素,其数量大约是叶黄素的8倍。春季和夏季黄色被绿色掩盖,我们无法看见。
随着叶子老化,虽然叶子含有的所有色素都会被分解,但是叶黄素的分解速度比较慢,于是叶子就逐渐变成黄色。
叶绿素
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是一类含脂的色素家族,位于类囊体膜。叶绿素吸收大部分的红光和紫光但反射绿光,所以叶绿素呈现绿色,它在光合作用的光吸收中起核心作用。
叶绿素为镁卟啉化合物,包括叶绿素a、b、c、d、f以及原叶绿素和细菌叶绿素等。叶绿素不很稳定,光、酸、碱、氧、氧化剂等都会使其分解。
酸性条件下,叶绿素分子很容易失去卟啉环中的镁成为去镁叶绿素。叶绿素有造血、提供维生素、解毒、抗病等多种用途。
秋天树上的叶子会变黄,主要原因是树的叶片里含有叶绿素、叶黄素和胡罗卜素等物质。在春天和夏天,叶绿素在叶片中的含量比其他色素要丰富得多,所以叶子呈现出叶绿素的绿色,看不出其他色素的颜色。
当秋天气温下降,光照时间缩短,影响了根系的吸收能力和叶片的光合作用,因而不能满足树木的生长发育。气温下降、空气干燥时,树叶中的水分蒸发很快,但树根吸收水分的能力已大大下降,水分、养料供应不足。树为了生存,在叶柄和叶茎的连接处生成隔离层,叶子被中断了水分的供应,加上气温低,叶绿素遭到破坏,所以叶黄素开始活跃起来,这就是树木的叶片到了秋天会变黄的原因。
盆栽花卉由于盆内土壤较少,空间有限,根系不能自由向下和向四周伸展,因而发育受到限制,如果平时管理不善,养护不当,就会比露地栽培的花卉更容易发生叶子发黄现象,轻者姿容减色,重者整株死亡。根据发黄原因和症状表现应采取的补救措施是(1)水黄浇水过多,盆土积水久湿,造成土中缺乏氧气,导致部分须根腐烂,因而吸水、吸肥能力减弱,引起嫩叶变成淡黄色,花叶也相继变成暗黄色。发现后应立即控制浇水、停止施肥,并经常松土,使盆土透气良好。发病严重的,需要将整个土地从盆中脱出,置于干土堆中,使水分迅速渗出,待下垂的枝叶复原后再重新栽入盆中。(2)旱黄浇水过少,或长期浇半截水或漏浇,使叶片的水分蒸发大于吸收,造成水分供不应求,也会引起叶片发黄。“旱黄”是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变黄枯焦脱落的,严重时叶柄下垂呈萎蔫状。发现后需马上将花盆移至阴凉处,向叶面上喷些水,并浇少量水。以后随着茎叶逐渐恢复挺拔,再逐渐增加浇水量。若此时骤然浇过多的水,就有可能造成细胞质壁分离,原生质受到损伤,引起花卉死亡。(3)肥黄施肥过多,特别是施氮肥过多又缺乏磷、钾肥时,容易引起叶片变黄,表现为新叶肥厚,叶面大都凹凸不平,老叶逐渐变黄脱落,严重时叶尖干枯,甚至整个叶片焦黄。遇到此情况应立即施肥,增加浇水量,让肥料从排水孔流出,或立即倒盆,去掉部分陈土,并用水洗冲土坨,换上部分新的培养土,再将植株重新栽入盆内。(4)饿黄施肥不足,尤其是长期未施氮肥或未换盆土,土中氮素营养缺乏,导致枝叶瘦弱,叶薄而黄,需及时倒盆,将植株脱出,换上大一号的盆,装入新的疏松肥沃培养土,将其重新栽好。浇透水后放半阴处缓苗,待其恢复生长后施以稀薄的液肥或复合化肥。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盆花叶片发黄,机理较复杂,有时是由一种原因引起的,有时是由几种原因造成的。因此,发现叶子发黄时要仔细观察,对症下药,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同时也要注意,并非所有黄叶现象都是病理病害,例如到了“秋风扫落叶”之时,落叶花木类黄枯落叶;一年生草花类枯黄而死;宿根类花卉地上部枝叶枯萎;花卉移栽时由于一时营养失调,出现少量黄叶脱落;个别花卉,如盛长期的枝叶长期不进行修剪,致使内膛枝光线不足,也易造成叶片变黄脱落,应注意适时修剪,使之通风透光,同时要注意适当增施磷、钾肥,防止枝条徒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