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问题

魁伟玉是什么科?

褚依婷 提问于:2022-05-12 16:08:49
魁伟玉是什么科?求教大神赐教,想了很多办法还是没解决。
帮你少踩99个养花坑,点击见策略!
共有4条回答
於陇雪

1、麒麟掌

全株含有白色剧毒乳汁,误食可造成严重中毒;溅入眼中可致失明。为夏型种,喜半阴不耐寒,室温至10℃环境,半个月时间可正常生长。

2、光棍树

光棍树,蒴果棱状三角形,长度与直径均约8毫米,平滑,略被毛或无毛。种子卵球状,长与直径均约4毫米,平滑;具微小的种阜。花果期7~10月。白色乳汁有剧毒,需特别谨慎以免中毒。

光棍树生存方式光棍树原产东非和南非。由于那里的气候炎热、干旱缺雨,蒸发量十分大。在这样严酷的自然条件下,为适应环境,原来有叶子的光棍树,经过长期的进化,叶子越来越小,逐渐消失。

光棍树没有了叶子,就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避免了被旱死的危险。光棍树虽然没有绿叶,但它的枝条里含有大量的叶绿素,能代替叶子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出供植物生长的养分,这样光棍树就得以生存了。

但是,如果把光棍树种植在温暖潮湿的地方,它不仅会很容易地繁殖生长,而且还可能会长出一些小叶片。

时间:2022-05-12 16:08:55
马悦鑫

少部分多肉植物是有毒性的,但是大多数多肉无毒,不仅没有毒性,而且可以放心食用,有毒的多肉植物仅仅是极少数的多肉植物。而且这些多肉植物的毒既不会散发出来,让你呼吸到多肉的气味就受到伤害;也不会被你误食,发生中毒现象。但是家里有小孩子的话,还是需要引起注意。

以下多肉植物含有毒素,在养植时需要多加留心

1、大戟科大部分多肉植物汁液有毒,如虎刺梅、麒麟掌、龙骨、光棍树等,茎叶中的白色汁液会令皮肤出现红肿、瘙痒等过敏症状。

2、景天科奇峰锦属的多肉,多数有针刺,容易对人造成伤害,接触后皮肤会出现红肿、瘙痒、过敏等症状,摄入人体后可能损伤心脏。

3、萝藦科的大多数多肉,汁液有毒,食用后会造成人体不适,引发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

4、龙舌兰科的部分多肉,汁液有毒,皮肤过敏者接触汁液后,会引起灼痛,发痒,出红疹,甚至产生水泡。

5、青锁龙属的玉树,枝叶均含大量的大戟脂素,人体接触其汁液,就会引起皮肤红肿、疼痛、起泡。

6、乌羽玉,汁液有毒,野生的乌羽玉是一种致幻毒品。

时间:2022-05-12 16:09:02
西门珊芳

希望对你有帮助玉牒,中国历代皇族族谱称为玉牒,唐代已有,宋代每十年一修,沿及明清。清代玉牒分满、汉两种文本,自顺治十三年(年)题准,每十年编续一次,在清代共编26次,民国后到年又修两次。分帝系,支系等。清代玉牒现存册,是中国唯一完整系统保存至今的皇族族谱,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家谱。一、古代帝王封禅、郊祀的玉简文书。《史记·孝武本纪》“封泰山下东方,如郊祠泰一之礼。封广玉牒丈二尺,高九尺,其下则有玉牒书,书秘。”唐刘肃《大唐新语·郊禅》“开元十三年,玄宗既封禅,问贺知章曰‘前代帝王何故秘玉牒之文?’知章对曰‘玉牒本通神明之意,前代帝王所求各异,或祷年算,或求神仙,其事微密,故外人莫知之。’”宋王禹偁《单州成武县行宫上梁文》“祈福不劳藏玉牒,礼天须至用金泥。”二、记载帝王谱系、历数及政令因革之书,宫廷文献,皇帝家族之谱册。唐代已有,至宋代,每十年一修。沿及明清。可惜清代以前各王朝玉牒,均未流传于世。清代玉牒是唯一完整系统保存至今的皇族族谱。清代每十年续修一次,以帝系为统,长幼为序,存者朱书,死者墨书。宗室记于黄册,觉罗记于红册,并各有满汉文本。男女分记,各记有宗支、房次、封职、名字、生卒年月日时、母族姓氏、婚嫁时间、配偶姓氏,宗室、觉罗中人口变动情况,按上述项目每年造册送宗人府,以便续修时载入玉牒。自顺治十八年至清亡后的年,共纂修28次。《新唐书·百官志三》“﹝宗正寺﹞知图谱官一人,修玉牒官一人。”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三“玉牒修书,始于大中祥符,至于政宣而极备……编年以纪帝系,而戴其历数及朝廷政令之因革者,为《玉牒》。”明何景明《寄樊国宾》诗“业绍青缃旧,名沾玉牒香。”爱新觉罗·溥仪《我的前半生》第九章“我曾根据一九三七年修订的‘玉牒’和妹妹弟弟们提供的材料,做过一个统计。”三、泛指典册、史籍。《文选·左思吴都赋》“鸟策篆素,玉牒石记。”张铣注“玉牒、石记,皆典策类也。”《文选·张协七命》“生必耀华名于玉牒,没则勒洪伐于金册。”李周翰注“玉牒、金册,并国史也。”四、指佛道之书。晋葛洪《抱朴子·黄白》“《玉牒记》云‘天下悠悠,皆可长生也;患于犹豫,故不成耳。’”隋炀帝《宝台经藏愿文》“前佛后佛,谅同金口;即教当教,宁殊玉牒。”《云笈七签》卷七“三元布经皆刻金丹之书,盛以自然云锦之囊,封以三寳神之章,藏于九天之上大有之宫,谓之玉牒金书。”五、神仙名籍。唐韦应物《萼绿华歌》“有一人兮升紫霞,书名玉牒兮萼绿华。”[编辑本段]简介中国皇帝的宗谱。清代玉牒记载了自显宗皇帝塔克世以下子孙名谱,其中有婚嫁、生育、继嗣、封爵、授职、升迁、降革及死亡,大体以帝系为统,长幼为序,男女各按宗支、房次等进行排玉牒列,规定10年修造一次。中国从多年前的唐代就有了修纂皇室家谱的制度,但兵燹战乱,如今完整保存下来的只剩下清代的皇家族谱――玉牒。清代玉牒从顺治十七年至民国十年,先后修纂了28次。清代皇族按血缘远近分为本支“宗室”(俗称“黄带子”)和旁支“觉罗”(俗称“红带子”)。当时规定,凡皇帝家族生儿育女,每3个月上报掌管皇族事务的宗人府一次。玉牒每隔10年修纂一次,活着的人用红笔书写,故去的人用墨笔书写,遇到名字重复的情况,位卑者或年幼者就要改名字。清代玉牒是清朝历代皇帝的宗族谱。分满、汉文两种。该档案文献系统记录了清朝历代皇族人口及宗法谱系,在清朝皇族人口研究及中国宗谱研究等方面都具有宝贵价值。该文献为清朝官修、皇家档案馆(皇史宬)的尊藏本。从形制、体积、装裱等方面都堪称世界宗谱之最。[编辑本段]清代玉牒皇族的族谱称作“玉牒”。我国历代王朝均修玉牒,不过,唯一完整系统地保存至今的皇族族谱只有清代玉牒。从顺治十八年开始,共纂修玉牒28次清代顺治十三年开始,每10年纂修一次玉牒,届时开设玉牒馆,由皇帝钦定正副总裁,下设总校阅官等。从顺治十八年初次纂修玉牒开始,共修玉牒28次。清代玉牒的纂修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尊卑观念,并充分反映了封建的纲常伦理,它表现在皇族命名、排列顺序及编修方法等多方面。在封建社会,皇帝享有至高无上的尊严。在宗室玉牒中,以帝系为统,按照辈份为序,每一辈首列皇帝,自近支推及远支。皇帝之名,必须避讳,玉牒中凡出现皇帝名字之处,必用小块黄绫盖住,以表敬重。多数情况只写皇帝年号或庙号,而不直书皇帝名字。玉牒最厚的一册达85厘米,重约90公斤清代玉牒以努尔哈赤之父塔克世为本支,称为宗室,入于黄册;以塔克世的叔伯兄弟为旁支,称为觉罗,入于红册。玉牒以帝系、列祖子孙、列祖女孙三个系统记载皇族繁衍的情况。编修方法有直格和横格两大类直格玉牒每页画16行竖格,一般1至2格记载一个人名项,反映同一辈宗室觉罗男女的详细情况,原则上每一辈订一册,但也有几代合订的玉牒。皇子还记有封谥等情况。而有关皇帝的记载尤其详细,通常要占去两三页,除上述各项外,还包括被立为皇太子年月、即位年月日、谥号、庙号、生母姓氏及其徽号,以及后妃的晋封情况。但是并非所有后妃都能载入玉牒内皇帝一栏中。道光十七年以前,后妃生有子女,才准载入玉牒;道光十七年改定,皇后无论有无子女,俱著载入下牒,皇贵妃以下生有子女者载入,无子女者概不载入。这样,既体现尊卑有别,也符合“母以子贵”的封建传统观念。横格玉牒,其形式为每页画有13行横格,每横格代表一个辈分,辈分最高者写于卷首第一横格,其子孙后裔依辈份递降。皇族女子不载入横格玉牒,只能载入按辈份编修的直格玉牒。玉牒按册籍大小分为大开本和小开本,大开本为90厘米х45厘米,小开本为54厘米х31厘米。越是后来的朝代,玉牒的页数越多,份量越重。有一册光绪朝纂修的玉牒厚85厘米,约重90公斤。纂修清代玉牒的纂修,在文字上有满汉文之分。清朝前期重要文书,俱用满文书写,修玉牒也是如此,顺治、康熙两朝所修玉牒,仅有满文。雍正元年,增设汉主事二人,于进士内遴选,经皇帝引见后,补授职官。以后每年宗室觉罗子女开列送府时,即以满汉两种文字造入册籍。因此,清代玉牒除少数前期纂修的是满文外,基本上都以满、汉两种文字写成,其格式内容完全一致。

时间:2022-05-12 16:09:08
夏侯琼珍

魁伟玉是大戟科植物,它属于是多年生的肉质植物,原产地是在南非。它是圆筒形状的,在生长的初期是球形,茎上有一层白色,呈绿色的肉质状。它也是会开花的,花朵为紫红色。它适合在比较温暖、干燥的环境下生长,也具有不错的耐干旱能力,养护期间要有充足且均匀的光线。

时间:2022-05-12 16:09:1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