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花谱 > 植物品种

赤松

花公子优质养花男
2022-10-04 14:57:05 发布于蓝妖花园

重点介绍赤松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赤松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赤松(PinusdensifloraSieb.etZucc.),乔木,高达30米,胸径达1.5米树皮桔红色,裂成不规则鳞状薄片脱落。一年生枝桔黄或红黄色,微被白粉,无毛。冬芽暗红褐色,长圆状卵圆形或圆柱形。中国多地有分布。可作抗风植物,可用作木材。

赤松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PinusdensifloraSieb.etZucc.

别名:日本赤松、灰果赤松,短叶赤松

门:种子植物门

纲:松杉纲

亚纲:柏亚纲

目:松杉目

科:松科

种:赤松

亚科:松亚科

族:扁柏族

属:松属

类型:常绿针叶乔木类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30米,胸径达1.5米;树皮桔红色,裂成不规则的鳞片状块片脱落,树干上部树皮红褐色;枝平展形成伞状树冠;一年生枝淡黄色或红黄色,微被白粉,无毛;冬芽矩圆状卵圆形,暗红褐色,微具树脂,芽鳞条状披针形,先端微反卷,边缘丝状。针叶2针一束,长5-12厘米,径约1毫米,先端微尖,两面有气孔线,边缘有细锯齿;横切面半圆形,皮下层细胞一层,稀角上二至三层,树脂道约4-6个,边生。

雄球花淡红黄色,圆筒形,长5-12毫米,聚生于新枝下部呈短穗状,长4-7厘米;雌球花淡红紫色,单生或2-3个聚生,一年生小球果的种鳞先端有短刺。球果成熟时暗黄褐色或淡褐黄色,种鳞张开,不久即脱落,卵圆形或卵状圆锥形,长3-5.5厘米,径2.5-4.5厘米,有短梗;种鳞薄,鳞盾扁菱形,通常扁平,稀具微隆起的横脊,鳞脐平或微凸起有短刺,稀无刺;种子倒卵状椭圆形或卵圆形,长4-7毫米;连翅长1.5-2厘米,种翅宽5-7毫米;子叶5-8枚,长2.5-4厘米,初生叶窄条形,中脉两面隆起,长2-3厘米,边缘有细锯齿。花期4月,球果第二年9月下旬至10月成熟。

赤松的树皮桔红色,小枝具或多或少的白粉,雌球花花梗直伸或斜伸,不向下弯曲,球果成熟时淡褐黄色,针叶长7.5-10厘米(原始记载),实际上有长达12厘米的,一般短的也有5-6厘米的,但并不柔软下垂,易与马尾松、油松区别。赤松在中国的分布有这样的变异规律:即愈向北分布,针叶相对地短一些,小枝上的白粉间或不太明显或部分明显,球果的颜色淡些,为淡褐黄色。

生长环境

为深根性喜光树种,抗风力强,生于温带沿海山区及平原,年降雨量达800毫米以上,比马尾松耐寒,能耐贫瘠土壤;能生于由花岗岩、片麻岩及沙岩风化的中性土或酸质土(pH5-6)山地,不耐盐碱土;在通气不良的重粘壤土上生长不好。

赤松深根性树种,抗风力强,比马尾松耐寒,极喜光,在土层深厚、沙质的中性土、酸性土生长迅速,黏质土、石灰质土、盐碱土及低湿地不宜种植。赤松有要求海洋性气候的特性,大陆内地发育不良。在贫瘠多石的山脊上树干多弯曲不直,生长较慢。寿命长达200年以上。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黑龙江东部(鸡西、东宁),吉林长白山区、辽宁中部至辽东半岛、山东胶东地区及江苏东北部云台山区,自沿海地带上达海拔920米山区,常组成次生纯林;南京等地有栽培。日本、朝鲜、苏联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日本。

主要价值

木材富树脂,心材红褐色,边材淡红黄色,纹理直,质坚硬,结构较细,比重0.40-0.54,耐腐力强。可供建筑、电杆、枕木、矿柱(坑木)、家具、火柴杆、木纤维工业原料等用。树干可割树脂,提取松香及松节油;种子榨油,可供食用及工业用;针叶提取芳香油。可作庭园树。抗风力较强,可作辽东半岛、山东胶东地区及江苏云台山区等沿海山地的造林树种。

赤松适于门庭入口两旁或路偶、草坪上孤植,在溪边、瀑布口尤为适宜。赤松多与红枫、羽毛枫搭配,弼叶翠枝,相映成趣。赤松古朴多姿,亦为树桩盆景之佳木。

栽培品种

球冠赤松(栽培变种)

树干矮小,枝自基部丛生,向上直伸形成球形树冠;叶较短密。

常作盆景栽培供观赏用。

千头赤松(栽培变种)(南京)伞形赤松(南京)

丛生大灌木,高达4米,树干多数自基部向上丛生,形成伞形树冠。

原产日本。中国南京、苏州、上海、杭州等地栽培,为优美的观赏树。长势很旺。

繁殖方式

赤松以播种育苗为主,其品种则用嫁接繁殖。10月采种,球果暴晒数日,经常翻动,果鳞开裂,种子自出,取净后干藏,2-3月播种,撒播或条播。播后用黄心土或焦泥灰过筛覆盖,以不见种子为度,上盖稻草,保持土壤湿润,4月中旬苗出土,及时揭草。播前和播后要特别防治猝倒病及其他病虫害。翌春即可分栽造林,一般大苗移栽须带泥球,时间在2月中旬至3月下旬或11月上旬至12月中旬进行。

品种嫁接用黑松作砧木,接穗选粗壮的1年生枝条,在2月中下旬至3月上旬行腹接法,接后壅土至接穗顶部,天旱略喷水,以防接穗枯萎。成活后逐步修去砧木枝叶,至10月中下旬可将砧木枝叶全部剪除掉,但亦可留一部分待翌年再剪。垂枝赤松可用高接法,生长快,成形早,但要选取5-6年生砧木。

病虫防治

赤松梢斑螟

赤松梢斑螟[Dioryctriasylvestrella(Ratzeburg)]属鳞翅目螟蛾科,国内分布于黑龙江、辽宁、河北、江苏等地,主要为害红松、赤松幼林的球果、嫩梢和干部,造成种子产量下降、质量低劣。

为害特点幼虫钻蛀松树球果及幼树梢头轮生枝的基部,致使被害部以上梢头枯死、侧枝代替主梢、形成分叉;危害主梢顶芽基部,致顶芽枯死,下年新梢不能抽生,严重影响红松、赤松的正常生长。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5mm、翅展28mm,丝状触角密生褐色短小茸毛。银灰色前翅具黑白相间的鳞片,翅基鳞片白色;亚基线和内横线白色、其后缘基部相连并为黑白鳞片所覆盖,中横线和外横线白色波纹状,内、中横线间的后缘为褐色鳞片覆盖,白色肾形斑斜后方在靠外横线处明显一白色鳞片区,黑色外缘线内侧密覆白色鳞片,缘毛灰色。后翅灰白色。腹部背面灰褐色,被白、银灰、铜色鳞片。足黑色,被黑白相间的鳞片。

卵椭圆形,长约0.7mm,暗红色。

幼虫体长21mm,头宽1.2mm。淡灰褐色或灰黑色。头暗棕色,胸、腹部蜡黄而亮、生长刚毛一圈;前胸背板黑亮,背中线灰白色,前胸气门前毛片刚毛2根,每节生黑色毛瘤3对,近背中线的4个毛瘤上各生刚毛1根,气门线下的毛瘤上生前短而后长的刚毛2根。腹足趾钩2序环式。

蛹长椭圆形,长15mm、宽3mm。黄褐色,腹未臀棘6根。

发生规律黑龙江年生1代,以幼虫越冬。4月开始活动,5月下旬幼虫老熟开始化蛹,6月中旬到7月上旬成虫羽化,6月下旬为产卵盛期,7月上旬幼虫孵化,危害至10月越冬。

4月气温上升,幼虫开始活动,危害嫩梢基部的轮生枝干及球果;蛀害干部时均从修剪枝、机械碰撞、红松疱锈病的病斑等处的伤口侵入,被害部流脂形成瘤苞;危害球果者从球果中、下部蛀入,被害部位具白色透明松脂和褐色虫粪。5月下旬老熟幼虫啃食枝梢木质部,咬筑蛹室及其上方的羽化孔、吐丝粘结木屑封闭羽化孔,再在蛹室内作丝茧化蛹,预蛹期l天,蛹期17天。6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羽化期20天左右,6月下旬为交尾、产卵盛期。7月幼虫危害,7月底、8月上旬天热少雨时受害球果大量流脂,使幼虫被松脂粘死、粘死率可达74%;如连续几次降雨,则停止排脂,球果被害重。10月气温下降,幼虫在瘤苞下方作茧越冬。

该虫喜光,在郁闭度0.7的阔叶树下营造红松幼林,幼树多不被害;郁闭度在0.3时造林,红松幼林被害株率0.1%;透光度加大时受害加重,全透光时被害株率达45%。

防治方法

(1)加强林区管理。

结合抚育,在林冠下营造幼林,并随着幼林成长保留一定数量的阔叶树,提高林分郁闭度,减少为害;冬春对苗圃、幼林及散生树进行普查,发现螟虫为害枝立即剪除,并注意摘除越冬虫茧,集中烧毁。

(2)根据成虫趋光性,设置黑光灯诱杀。

(3)药剂防治。

对低龄幼虫可喷射90%敌百虫晶体或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或50%敌敌畏乳油,或50%磷胶乳油1000倍液。

常用药剂敌百虫、辛硫磷、杀螟松、敌敌畏、磷胶。

赤松毛虫

1.发生规律

一年1代。以3~5龄幼虫在翅皮下、落叶丛中或石块下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日平均气温10oC左右时上树危害,取食2年生针叶。7月上、中旬幼虫老熟化蛹,7月中、下旬成虫开始羽化产卵。8月上、中旬幼虫陆续孵化,1~2龄幼虫群集危害,啃食叶缘,危害至10月中、下旬,3~5龄时即下树越冬。

2.防治措施

(1)以营林技术措施为基础(如封山育林、营造混交林、改造纯松林等),创造利于天敌生存而不利于松毛虫暴发的环境条件,是治本措施。

(2)利用松毛虫秋末下树、早春上树危害的习性,在树木胸高处用菊酯毒笔划环或绑毒绳喷聚酯类药环,可有效压底虫口。

(3)幼虫发生时,可在暴食以前,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喷雾,或25%乐果乳油超低容量制剂,每亩200~300毫升,兑水进行超低容量喷雾。

(4)秋季用每克含苞10亿活孢子的苏云金杆菌喷布树体,防治小幼虫。

(5)黑光灯诱杀成虫。

(6)保护和招引灰喜鹊、大山雀等。

植物文化

1.即赤松子。(1)《楚辞·远游》:“闻赤松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韩非子·解老》:“赤松得之,与天地统。”汉王充《论衡·无形》:“赤松、王乔,好道为仙,度世不死。”参见“赤松子”。(2)唐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落帆金华岸,赤松若可招。”王琦注引《太平寰宇记》:“金华县有赤松涧,赤松子游金华山,以火自烧而化。”又引《浙江通志》:“金华县北有赤松山,相传黄初平叱石成羊处。初平号赤松,故山以是名。”参见“赤松子”。

2.亦作“赤诵”。复姓。晋干宝《搜神记》卷八:“吾姓为赤松,名时乔,字受纪。”《宋书·符瑞志上》作“赤诵”。

3.常绿乔木,树皮较薄,淡黄红色。木材质粗,较坚韧,供建筑、造纸等用,树干可采松脂。又为观赏树。

相关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