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花谱 > 植物品种

凤眼莲

花公子优质养花男
2022-09-22 10:48:23 发布于蓝妖花园

重点介绍凤眼莲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凤眼莲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产地分布

原产巴西。现广布于中国长江、黄河流域及华南各省。生于海拔200-1500m的水塘、沟渠及稻田中。

形态特征

浮水草本,高30-60厘米。须根发达,棕黑色,长达30厘米。茎极短,具长匍匐枝,匍匐枝淡绿色或带紫色,与母株分离后长成新植物。叶在基部丛生,莲座状排列,一般5-10片;叶片圆形,宽卵形或宽菱形,长4.5-14.5厘米,宽5-14厘米,顶端钝圆或微尖,基部宽楔形或在幼时为浅心形,全缘,具弧形脉,表面深绿色,光亮,质地厚实,两边微向上卷,顶部略向下翻卷;叶柄长短不等,中部膨大成囊状或纺锤形,内有许多多边形柱状细胞组成的气室,维管束散布其间,黄绿色至绿色,光滑;叶柄基部有鞘状苞片,长8-11厘米,黄绿色,薄而半透明;花葶从叶柄基部的鞘状苞片腋内伸出,长34-46厘米,多棱;穗状花序长17-20厘米,通常具9-12朵花;花被裂片6枚,花瓣状,卵形、长圆形或倒卵形,紫蓝色,花冠略两侧对称,直径4-6厘米,上方1枚裂片较大,长约3.5厘米,宽约2.4厘米,三色即四周淡紫红色,中间蓝色,在蓝色的中央有1黄色圆斑,其余各片长约3厘米,宽1.5-1.8厘米,下方1枚裂片较狭,宽1.2-1.5厘米,花被片基部合生成筒,外面近基部有腺毛;雄蕊6枚,贴生于花被筒上,3长3短,长的从花被筒喉部伸出,长1.6-2厘米,短的生于近喉部,长3-5毫米;花丝上有腺毛,长约0.5毫米,3(2-4)细胞,顶端膨大;花药箭形,基着,蓝灰色,2室,纵裂;花粉粒长卵圆形,黄色;子房上位,长梨形,长6毫米,3室,中轴胎座,胚珠多数;花柱1,长约2厘米,伸出花被筒的部分有腺毛;柱头上密生腺毛。蒴果卵形。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生长习惯

喜欢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适应性很强。适宜水温18~23°C,超过35°C也可生长,气温低于10°C停止生长;具有一定耐寒性,中国北京地区虽有引种成功,但种子不能成熟。喜欢生于浅水中,在流速不大的水体中也能够生长,随水漂流。繁殖迅速。开花后,花茎弯入水中生长,子房在水中发育膨大。

繁殖培育

繁殖方法:无性繁殖能力极强。由腋芽长出的匍匐枝既形成新株。母株与新株的匍匐枝很脆嫩,断离后又可成为新株。春天将母株从分离或切离母株腋生小芽放入水中,可生根,极易成活。也可播种繁殖,但不多用。肥料用法:生长期间酌施肥料,可促进生长。盆栽宜用腐殖土或塘泥施肥,栽植后灌满清水。越冬方法:在不受冻的条件下,可与浅水中或湿润的泥土中越冬。寒冷地区冬季可将盆移入温室内,室温10°C以上。病虫防治:在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下,很少发生病害。气温偏低、通风不畅等也会发生菜青虫类的害虫啃食嫩叶,少量可捕捉,普遍的可用乐果乳剂进行杀灭。

园林用途

花和嫩叶可以直接食用,其味道清香爽口,并有润肠通便的功效,马来西亚等地的土著居民常以凤眼蓝的嫩叶和花作为蔬菜。全草为家畜、家禽饲料;嫩叶及叶柄可作蔬菜。全草:淡,凉。清热解暑,利尿消肿,祛风湿。用于中暑烦渴,水肿,小便不利;外敷热疮。常是园林水景中的造景材料。植于小池一隅,以竹框之,野趣幽然。凤眼蓝是监测环境污染的良好植物,它可监测水中是否有砷存在,还可净化水中汞、镉、铅等有害物质。凤眼蓝在生长过程中能吸收水体中大量的氮、磷以及某些重金属元素等营养元素,利用凤眼蓝治理污染水体在国内外都受到了相当大的重视。凤眼蓝对净化含有机物较多的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的水体效果更加理想。

病虫害防治

暂无

相关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