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花谱 > 植物品种

假帽莓

花公子优质养花男
2022-08-23 14:00:12 发布于蓝妖花园

重点介绍假帽莓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假帽莓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假帽莓(学名:RubuspseudopileatusCard.)是蔷薇科,悬钩子属的落叶灌木。产江西、湖北、安徽、浙江、四川、贵州。生山坡、山脚、山沟林下、林缘或较阴湿处,海拔300-1500米。盾叶莓的果可食用及药用,治腰腿酸疼;根皮可提制栲胶。(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假帽莓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RubuspseudopileatusCard.

别名:牛奶莓、红刺苔、马泡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蔷薇目

科:蔷薇科

种:假帽莓

亚科:蔷薇亚科

族:蘑菇族

属:悬钩子属

类型:攀援灌木类

形态特征

攀援灌木,高1-2米;小枝紫红色,具柔毛和疏密不等的细皮刺。

小叶(3)5-7枚,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8厘米,宽2.5-5厘米,顶端渐尖,稀急尖,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上面近无毛,下面除沿叶脉有疏柔毛外其余部分均无毛,边缘有不整齐或缺刻状重锯齿;叶柄长4-9厘米,顶生小叶柄长1-2厘米,侧生小叶近无柄,与叶轴均被柔毛和细小皮刺;托叶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具柔毛。

花3-5朵成伞房状花序,生于小枝顶端或单花腋生;花梗长1-2厘米,被柔毛,无刺或疏生细小皮刺;苞片与托叶相似。

花开时直径2-3厘米;花萼紫红色,外面微被柔毛或近无毛,有时疏生细小皮刺;萼片三角披针形或三角状卵形,长10-15毫米,宽5-8毫米,顶端渐尖,内萼片边缘被灰白色绒毛,花后直立;花瓣宽倒卵形,粉红色或白色转红色,基部具短爪,近基部有柔毛,稍长或几与萼片等长;雄蕊多数,长短不等,排成多列,稍长或稍短于花柱,花丝无毛或稍有柔毛;雌蕊很多,花柱基部和子房密被灰白色长绒毛。

果实卵球形,直径1.3-2厘米,红色,密被灰白色长绒毛;核具浅皱纹或较平滑。

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长环境

生山地林中或林缘,海拔2300-3200米。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四川。

本种提示

在此种原始描述中,记载心皮具柔毛,花较小,但据标本观察,心皮密被长绒毛,花也较大,本种描述已对原始记载作了修正。

该种和菰帽悬钩子R.pileatusFocke的区别在于后者小枝、花梗无毛;花萼无毛,仅萼片外面边缘具灰白色绒毛;花瓣白色。

主要变种

光梗假帽莓(变种)

本变种花梗光滑无毛;花萼外面无毛,仅内萼片边缘有绒毛。

产四川西部。生山谷阴处、山坡疏林或针、阔叶混交林下,海拔2100-2900米。

康定假帽莓(变种)

叶柄和花梗均无毛,但有较密针刺和稀疏腺毛;花萼外面无毛,仅内萼片边缘具绒毛。

产四川(康定)。

栽培技术

悬钩子种植季节

不分南北,气温在0℃以上时都可以栽植,但以春秋两季为好。春季在3月中旬至4月下旬,秋季在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为栽植最佳时间。春季栽植的当年有少量挂果,秋季栽植的翌年夏季多数能挂果,第3年进入盛果期,可连续结果30年以上。

盆栽悬钩子要选用口径30厘米以上的大盆,每盆一株,并在每年的春季或秋季换盆,栽植3年以上的悬钩子要换上口径40至50厘米的大缸,才能保证产量。植株根部要填入足够的基肥,以腐熟的土杂肥为好。

悬钩子种植方式

悬钩子栽植方式有单株栽植和带状栽植。单株栽植适用于宅旁零星空地栽植,以及分蘖力较弱的黑山莓,单株栽植行株距均为2米;带状栽植适用于大面积栽植,带状栽植的行距为1.5米,株距为0.8米,每亩定植穴555个。北方埋土防寒地区的行距为2.5米,株距为0.3米,每亩定植穴330个。无论是单株栽植还是带状栽植,为了早日形成繁茂的株丛,尽早达到丰产株丛密度,以每穴栽2-3株为宜。

悬钩子科学栽培

栽前要将苗木的根系在水中浸泡12-24小时,使根系吸足水分以利提高成活率。栽植的要求是深栽浅埋,深栽就是苗木的根系要距地面10-15厘米,浅埋就是在苗木周围30厘米以内,覆土时不要超过苗木原有的土印。深栽是因为每年新生的根状茎随着树龄增长而逐年上移,而下边的根系会逐年老化,为保证树体的正常生长,要深栽。浅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缩短缓苗期,提高成活率。

悬钩子春季栽植后,由于植株的营养中心在地下根部,而不是地上,一般需要1-2个月的时间才能抽出基生枝,这是悬钩子与其他种类果树不同的特殊性,所以调查悬钩子的成活率宜在栽后2个月进行。秋栽后,悬钩子的根系在土壤结冻前已恢复生长,而地上部分芽体进入休眠状态不萌发,这样不仅提高了成活率,而且为第二年的快速生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悬钩子秋植的成活率要比春植高。

相关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