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花谱 > 植物品种

霍氏粉褶菌

花公子优质养花男
2022-09-09 11:11:51 发布于蓝妖花园

重点介绍霍氏粉褶菌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霍氏粉褶菌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天蓝蘑菇学名霍氏粉褶菌,伞菌科蘑菇属菌类,是一种在新西兰和印度可以见到的蘑菇,有着与众不同的全蓝色,生长在潮湿的土壤中,特别是在阔叶林和罗汉松林中的凋落物和苔藓中。

霍氏粉褶菌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Entolomahochstetteri

别名:天蓝蘑菇霍氏粉褶菌

门:担子菌门

纲:伞菌纲

亚纲:伞菌亚纲

目:伞菌目

科:粉褶菌科

种:霍氏粉褶菌

亚科:繁缕亚科

族:菌类

属:粉褶菌属

类型:菌类

生物命名

霍氏粉褶菌最早是由奥地利真菌学家埃尔温·雷查德(ErwinReichard)于1866年描述的,真菌学家约翰·阿尔伯特·史蒂文森(JohnAlbertStevenson)于1962年将学名定为Entolomahochstetteri。

霍氏粉褶菌学名中的“hochstetteri”是取自德国博物学家费迪南德·冯·霍赫施泰特(FerdinandvonHochstetter),即“霍氏”。

形态特征

霍氏粉褶菌有一个小巧精致的地上子实体,总体高度80毫米。它的菌盖呈锥形,直径15-50毫米,有锐利的边缘,边缘内翻。菌盖颜色为靛蓝色,稍带点绿色,初成长时为蓝色,后变成蓝红棕色至粉红棕色,而且长着小纤维。菌盖边缘有条纹并内卷。菌褶连接物微凹,菌褶薄,3-5毫米宽,基本上与菌盖同色,有时带点黄色。圆柱形的菌柄长50-100(-150)×3-5毫米,厚0.5厘米,长着小纤维且实心,伴生绒毛。成长到一定时候会褪色到棕色,基部发白,干燥,瘘管,易碎,原纤维经常扭曲。

孢子紫色或深红棕色,大小为11-15x11-14微米,长方体,光滑透明,壁较薄。担子体大小为40-60×15-20微米,球棒形,透明,有四个类绒毛的孢子梗。圆柱形菌丝直径5-13微米。膜薄壁,具有不清楚的血浆色素,夹紧连接。

粉褶菌属蘑菇的典型特征,顾名思义,就是菌褶大多呈现出淡粉色、淡红色的状态,英语直呼粉褶菌为Pinkgill。霍氏粉褶菌也不例外,它的菌褶依然为淡红色,但全身包括菌柄在内均为蓝色,在英语中被称为Hochstetter’sbluepinkgill或Skybluemushroom。霍氏粉褶菇有着与众不同的全蓝色,而它的菌褶(gills)因为孢子而稍带点淡红色。它子实体的蓝色是三种薁类色素造成的。

主要特征

霍氏粉褶菌的蓝色来源于其体内的甘菊蓝类化学物质(Azulene),其化学名称源自西班牙语的蓝色(azul);甘菊蓝是萘(Naphthalene)的同分异构体,萘是无色的,而甘菊蓝确呈现深蓝色。

霍氏粉褶菌食用性未知。粉褶菌属的许多成员都是有毒的。这个小小的蘑菇通体都是蓝莹莹的,只有菌褶部分可以看到红色孢子的痕迹,这种颜色是由于它的子实体含有三种甘菊环烃。霍氏粉褶菌不可食用,但它是否有毒依然还存有争议。

分布地区

霍氏粉褶菌分布于新西兰北岛和南岛西部的树林里,常常生长在苔藓和落叶之间。生长在潮湿的土壤中,特别是在阔叶林和罗汉松林中的凋落物和苔藓中,很少发生在诺霍沟灌丛中,与假山毛榉和罗汉松结合。霍氏粉褶菌在印度部分地区的林地也发现。

相关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