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花谱 > 植物品种

马甲子

花公子优质养花男
2022-06-17 13:16:29 发布于蓝妖花园

重点介绍马甲子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马甲子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马甲子(学名:Paliurusramosissimus,英文:ThornyWingnic)为鼠李科马甲子属下的一个种。落叶灌木。生于海拔2000以下的山地和平原,野生或栽培。马甲子分布于我国华东、中南、西南地区及陕西等地,朝鲜、日本和越南也有分布。其根、叶可入药。

马甲子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Paliurusramosissimus(Lour.)Poir

别名:铁篱笆、铜钱树、马鞍树、雄虎刺、簕子、棘盘子、鸟不站刺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鼠李目

科:鼠李科

种:马甲子

亚科:山茶亚科

族:枣族.

属:马甲子属

类型:落叶花灌木类

形态特征

灌木,高达6米;小枝褐色或深褐色,被短柔毛,稀近无毛。叶互生,纸质,宽卵少队卵状椭圆形或近圆形,长3-5.5(7)厘米,宽2.2-5厘米,顶端钝或圆形,基部宽楔形、楔形或近圆形,稍偏斜,边缘具钝细锯齿或细锯齿,稀上部近全缘,上面沿脉被棕褐色短柔毛,幼叶下面密生棕褐色细柔毛,后渐脱落仅沿脉被短柔毛或无毛,基生三出脉;叶柄长5-9毫米,被毛,基部有2个紫红色斜向直立的针刺,长0.4-1.7厘米。

腋生聚伞花序,被黄色绒毛;萼片宽卵形,长2毫米,宽1.6-1.8毫米;花瓣匙形,短于萼片,长1.5-1.6毫米,宽1毫米;雄蕊与花瓣等长或略长于花瓣;花盘圆形,边缘5或10齿裂;子房3室,每室具1胚珠,花柱3深裂。

核果杯状,被黄褐色或棕褐色绒毛,周围具木栓质3浅裂的窄翅,直径1-1.7厘米,长7-8毫米;果梗被棕褐色绒毛;种子紫红色或红褐色,扁圆形。花期5-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产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生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地和平原,野生或栽培。朝鲜、日本和越南也有分布。

繁殖培育

1.播种时间,一般11月上旬到来年2月底晴天播为最好。

2.播前的土地准备,苗圃的准备苗圃应选择有水源的地方,厢面整成1.2米宽,沟深30厘米,宽40厘米,每亩施腐熟的粪水200公斤,种子播量150公斤,以条播方式最好。

3.播种前浸种2-3天,让种子充分吸水,捞出后按种子与锯木屑体积1:4的比例充分拌匀,播后铺盖糠壳或稻草,泥温在12℃以上一个月左右出苗,苗高可达60厘米以上,当年秋冬落叶后或第二年春季发芽之前可以出圃。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药用部分:根、叶入药,10~11月挖根,四季采叶。

用途:性味苦、平,无毒。根能除寒活血,发表解热,消肿,治跌打损伤及心腹疼痛;叶治无名肿痛。每日用量:5钱~1两,作煎剂。

根、枝、叶、花、果均供药用,有解毒消肿、止痛活血之效,治痈肿溃脓等症,根可治喉痛;

经济价值

木材坚硬,可作农具柄;分枝密且具针刺,常栽培作绿篱;种子榨油可制烛。

园林价值

用马甲子作绿篱围护果园等场地,综合效果比砖土竹等作围篱优越:

其一,马甲子适应性强、易种且速生,从育苗定植、到篱笆成型仅需2-3年,一般株高可达2米,且病虫害少、耐旱、耐瘠、管理容易;

其二,马甲子为多年生灌木,木质坚硬针刺密布围篱效果好,如不加修剪树高可达4-6米,能作防护林既可防风、防旱、防寒、防禽畜进园。

其三,马甲子抗寒性强,能耐-25℃的低温,不会因冻害而枯死树,最适用中国的南北方广泛种植。

其四,马甲子与苹果、梨等果树不同科,故而一般没有共生性的病害,如天牛、潜叶蛾等互不传播。

其五,马甲子作围篱成本低,植造一米篱笆只需要4-5株苗耗资在3元以下,成本只有竹篱的四分之一,砖墙的百分一。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马甲子用于高速公路两旁作篱笆之用。

相关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