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花谱 > 植物品种

雪山艾

花公子优质养花男
2022-04-25 07:03:47 发布于蓝妖花园

重点介绍雪山艾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雪山艾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雪山艾的属性介绍

类型:草本类

基本信息

学名Artemisiatsugitakaensis(Kitam.)LingetY.R.Ling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桔梗目Campanulales

菊科Compositae

管状花亚科Carduoideae

春黄菊族Anthemideae

菊亚族Chrysantheminae

蒿属Artemisia

蒿亚属Subgen.Artiemisia

艾蒿组Sect.Abrotanum

艾蒿系Ser.Abrotanum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主根略长,稍木质;根状茎稍长,有短小的营养枝。茎少数或单生,细,高10-20厘米,紫红色,下部半木质化,不分枝或茎上部有少数短的分枝;茎、枝微被短柔毛。叶纸质,两面微被短柔毛或上面近无毛;基生叶花期凋谢;茎下部与中部叶椭圆形、卵形或椭圆状倒卵形,长1-2.5厘米,宽0.7-1.4厘米,二回羽状分裂,第一回全裂,每侧有裂片4(-5)枚,裂片倒卵形或匙形,中部与上部裂片具2-4枚羽状深裂齿,小裂齿长2-8毫米,宽0.6-1毫米,先端钝或尖,叶柄短,基部稍宽,常有小型分裂的假托叶;上部叶一至二回羽状全裂或深裂,无叶柄;苞片叶羽状分裂或不分裂,而为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半球形或近球形,直径7-10毫米,具细梗,梗长0.5-1.5(-2)厘米,在茎上排成总状花序,稀为总状花序状的狭圆锥花序;总苞片3层,背面无毛,内、外层近等长,外层、中层总苞片椭圆形或长卵形,边缘膜质,褐色,顶端撕裂状,内层总苞片倒卵形,边缘宽膜质;花序托半球形;雌花8-12朵,花冠狭圆锥状或狭管状,冠檐具2-3裂齿,花柱线形,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尖;两性花30-40朵,花冠管状,外面被腺点,花药线形,先端附属物尖,长三角形,基部钝,花柱与花冠近等长,花后稍伸长,先端2叉,叉端截形,并有睫毛。瘦果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稍扁,有纵纹。花果期8-11月。

产地分布

台湾特有种。分布于嘉义玉山山脉海拔3900米附近地区。

本种提示

本种原为玉山艾的变种A.niitakayamensisHayatavar.tsugitakaensisKitam.,但玉山艾头状花序的花序托具托毛,系莳萝蒿组植物,而本变种头状花序的花序托无托毛,故另分出为新组合种而置于艾蒿组中。

相关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