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花谱 > 植物品种

五月艾

花公子优质养花男
2022-09-08 17:19:58 发布于蓝妖花园

重点介绍五月艾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五月艾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五月艾的属性介绍

类型:草本类

五月艾

基本信息

学名ArtemisiaindicaWilld.

别名艾(名医别录、台湾植物志),野艾蒿(植物名实图考),生艾、鸡脚艾(福建),草蓬(台湾),白蒿(四川),白艾(浙江),黑蒿(云南),狭叶艾(湖南),艾叶(广西),指叶艾(湖北),“卡兰一加松”(台湾泰雅族语名)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桔梗目Campanulales

菊科Compositae

管状花亚科Carduoideae

春黄菊族Anthemideae

菊亚族Chrysantheminae

蒿属Artemisia

蒿亚属Subgen.Artiemisia

艾组Sect.Artemisia

艾系Ser.Artemisia

五月艾(原变种)

形态特征

半灌木状草本,植株具浓烈的香气。主根明显,侧根多;根状茎稍粗短,直立或斜向上,直径3-7毫米,常有短匍茎。茎单生或少数,高80-150厘米,褐色或上部微带红色,纵棱明显,分枝多,开展或稍开展,枝长10-25厘米;茎、枝初时微有短柔毛,后脱落。叶上面初时被灰白色或淡灰黄色绒毛,后渐稀疏或无毛,背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绒毛;基生叶与茎下部叶卵形或长卵形,(一至)二回羽状分裂或近于大头羽状深裂,通常第一回全裂或深裂,每侧裂片3-4枚,裂片椭圆形,上半部裂片大,基部裂片渐小,第二回为深或浅裂齿或为粗锯齿,或基生叶不分裂,有时中轴有狭翅,具短叶柄,花期叶均萎谢;中部叶卵形、长卵形或椭圆形,长5-8厘米,宽3-5厘米,一(至二)回羽状全裂或为大头羽状深裂,每侧裂片3(-4)枚,裂片椭圆状披针形、线状披针形或线形,长1-2厘米,宽3-5毫米,不再分裂或有1-2枚深或浅裂齿,边不反卷或微反卷,近无柄,具小型假托叶;上部叶羽状全裂,每侧裂片2(-3)枚;苞片叶3全裂或不分裂,裂片或不分裂的苞片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卵形、长卵形或宽卵形,多数,直径2-2.5毫米,具短梗及小苞叶,直立,花后斜展或下垂,在分枝上排成穗状花序式的总状花序或复总状花序,而在茎上再组成开展或中等开展的圆锥花序;总苞片3-4层,外层总苞片略小,背面初时微被灰白色绒毛,后渐脱落无毛,有绿色中肋,边缘膜质,中、内层总苞片椭圆形或长卵形,背面近无毛,边宽膜质或全为半膜质;花序托小,凸起;雌花4-8朵,花冠狭管状,檐部紫红色,具2-3裂齿,外面具小腺点,花柱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尖;两性花8-12朵,花冠管状,外面具小腺点,檐部紫色;花药线形,先端附属物尖,长三角形,基部圆钝,花柱略比花冠长,先端2叉,花后反卷,叉端扁,扇形,并有睫毛。瘦果长圆形或倒卵形。花果期8-10月。

产地分布

产辽宁、内蒙古(东南部)、河北(南部)、山西、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及西藏(东南部);多生于低海拔或中海拔湿润地区的路旁、林缘、坡地及灌丛处,东北也见于森林草原地区。为亚洲南温带至热带地区的广布种,日本、朝鲜、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菲律宾、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印度(北部)、巴基斯坦(北部)、尼泊尔、不丹、锡金、斯里兰卡、马来西亚等都有。模式标本采自印度(北部)。

本种提示

过去一些学者,如C.J.Maximowicz、R.Pampanini及S.Kitamura等,曾将木种归在北艾A.vulgarisLinn.或牛尾蒿A.dubiawall.exBess.中,这是不当的,鉴别特征见该二种描述。

本种植物变异大,在同一地区不同生境都有变异,如在林缘、树下、阴地等遮阴环境生长的植株通常矮小,叶薄纸质,基生叶与茎下部叶卵形,并成二回、大头羽状深裂,中部叶为大头羽状全裂,稀为提琴状羽状深裂,每侧裂片2-3(-4)枚,叶上端裂片有数枚缺齿,下部裂片渐小,通常无裂齿,叶面无毛,背面除叶脉外有蛛丝状薄毛,而在旷野里生长的植株,其基生叶与下部叶均为二回大头羽状深裂,但茎中部叶却为一至二回羽状全裂,裂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变化大,初为长卵形,下垂,以后渐成长圆形,斜生或直立。含挥发油,成分为按叶油素、苦艾素、倍半萜烯醇、侧柏酮等,还含黄酮甙等。药理报道对多种杆菌及球菌有抑制作用。入药,作“艾”(家艾)的代用品,有清热、解毒、止血、消炎等作用。嫩苗作菜蔬或腌制酱菜。

雅致艾(变种)

与原变种的区别在于本变种分枝长,长15-25厘米。叶的小裂片先端渐尖或有短尖头,中轴具狭翅,背面疏被蛛丝状薄绒毛或近无毛。头状花序在茎上组成开展的圆锥花序。

产我国西藏东南部;生于中、高海拔地区湿润的山坡上。印度(北部)、克什米尔地区也有。模式标本采自印度(北部)。

相关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