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花谱 > 植物品种

菽麻

花公子优质养花男
2022-04-09 20:23:38 发布于蓝妖花园

重点介绍菽麻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菽麻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菽麻(学名:Crotalariajuncea)又名印度麻(广州常见经济植物)、太阳麻(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台湾植物志),自消容(亨利氏植物汉名集),是豆科猪屎豆属下的一个种。主要分布于陕西、山东、安徽、广东和四川等地。

菽麻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CrotalariajunceaLinn.

别名:印度麻,太阳麻,自消容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蔷薇目

科:豆科

种:黄花刺茄

亚科:蝶形花亚科

族:猪屎豆族

属:猪屎豆属

类型:草本类

形态特征

植株

直立草本,体高50-100厘米;茎枝圆柱形,具浅小沟纹,密被丝光质短柔毛。

托叶细小,线形,长约2毫米,易脱落;单叶,叶片长圆状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6-12厘米,宽0.5-2厘米,两端渐尖,先端具短尖头,两面均被毛,尤以叶下面毛密而长,具短柄。

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有花10-20朵;苞片细小,披针形,长3-4毫米,小苞片线形,比苞片稍短,生萼筒基部,密被短柔毛;花梗长5-8毫米;花萼二唇形,长1-1.5厘米,被锈色长柔毛,深裂几达基部,萼齿披针形,弧形弯曲;花冠黄色,旗瓣长圆形,长1.5-2.5厘米,基部具胼胝二枚,翼瓣倒卵状长圆形,长1.5-2厘米,龙骨瓣与翼瓣近等长,中部以上变狭形成长喙,伸出萼外;子房无柄。

荚果长圆形,长2-4厘米,被锈色柔毛;种子10-15颗。

花果期

花果期8月至翌年5月。

生长环境

菽麻的品种有早、中、晚熟3种生态型,生育期分别为120—140天,150—160天,170—190天。出苗和生长都很快,在25℃左右播后2—3天即可出苗,7一8月生长最快时,可日增长2—4cm,中熟型品种在出苗后40—60天现蕾,现蕾后10天左右开花,此后5—6天形成幼荚。在南京共可收割3次。适应性广,自平原至海拔1500m的山地均可种植,耐旱、耐瘠性强,除苗期外,生长期也能耐短期的水渍,但不能受淹,在土壤pH值4.5—9.0之间均可种植,能耐盐分0.3%以下的盐土,耐炎热不耐霜冻。主要的虫害,苗期为地老虎、蚜虫,结荚期为豆荚螟,常造成种子减产甚至无收获,主要的病害是枯萎病,种子和土壤均可带菌传染,对留种田有着毁灭性的威胁。

分布范围

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云南,江苏、山东有栽培。生荒地路旁及山坡疏林中。海拔50-2000米。本种原产印度,现广泛栽培或逸生于亚洲、非洲、大洋洲、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原产地印度和巴基斯坦。中国以台湾省种植最早,20世纪40年代初期曾引入福建,引种成功的省区有:中南和华东区各省区,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及新疆等。其中安徽、江苏、湖北、河南四省曾经广泛种植。它虽为短日照植物,但在长日照地区生长也较良好,其早熟品种在山西和新疆中部都能收获种子,国外以印度和巴基斯坦种植较广,东南亚诸国及非洲的乌干达,罗德西亚和美洲的巴西等也有种植。

主要价值

本种可供药用,常作为解毒及麻醉的有效药。茎枝可做各种绳索,麻袋等。其纤维可做造纸的原料。因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又可作绿肥,有改良土壤之效。

本种可供药用,含有毛束草碱、千里光碱、千里光叶碱、瑞德灵碱。治浊淋、尿频、尿急、尿痛、石淋、癣疥、跌打损伤、尿结石、膀胱炎、癣疥。也常作为解毒及麻醉的有效药。

猪、牛、兔、马乐食其幼株,喜食其成株。通常为青饲,也可晒制干草,一般在现蕾时先割1次,留茬20Cm,再生后至花期再割1次,亩产鲜草约3000kg,折合干草约600kg,干物质的养分含量如表52。干草对牛的消化率如下:粗蛋白质59.3%,粗纤维46.8%,粗脂肪91。2%,无氮浸出物58.7%,种子含胰朊酶抑制毒素,故一般不用带荚的部分喂牛,但国外有的地方仍用来喂马或喂猪。菽麻的其他用途,主要用为绿肥,初花期鲜草含氮0.53%,五氧化二磷0.09%,氧化钾0.22%,青秆可以剥麻,出麻率为3.5—5.0%。

栽培技术

主要用夏闲的农田和坡地种植,也可间种在玉米,棉花、甘薯、甘蔗及果树的行间或在稻茬麦或麦茬稻换茬的间歇插种,割1茬的生长35—45天,2茬的60—80天。播种期收草的在长江以南地方自4月中旬至8月中旬,黄淮之间为4月下旬至7月中旬,菽麻种子千粒重30—40g,每亩播种量通常为3—4kg,留种田减半,作播种的需5kg。对整地要求不严,覆土深度3—4Cm.,对磷肥极敏感,缺磷的土壤及瘠地均需施磷为基肥。行距,收草的为50cm,留种的为70Cm。播种的一般可用撒播,条播时需在苗期除草1—2次。收草田病虫害少,但如地老虎或蚜虫猖獗时应防治。

留种田需防豆荚螟和枯萎病,首先是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如南京为6月上旬,郑州为5月下旬,使花荚期相对集中,然后于豆英螟产卵盛期喷施杀螟松或杀虫醚进行防治。晚播也可减少枯萎病菌从土壤扩散的机会;防治的办法除选用抗病品种外,在播种时可将种子浸于0.3%的多菌灵胶悬剂中14—16小时(种液比1:1.5),防治效果在90%左右。

相关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