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花谱 > 植物品种

春侧金盏花

花公子优质养花男
2022-05-15 18:26:13 发布于蓝妖花园

重点介绍春侧金盏花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春侧金盏花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春侧金盏花学名侧金盏花(AdonisamurensisRegeletRadde)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短而粗,茎在开花时高5-15厘米,以后高达30厘米,叶片正三角形,花瓣约10,黄色,倒卵状长圆形或狭倒卵形,瘦果倒卵球形,3月至4月开花。

春侧金盏花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AdonisamurensisRegeletRadde

别名:春侧金盏花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毛茛目

科:毛茛科

种:侧金盏花

亚科:毛茛亚科

族:毛茛族

属:侧金盏花属

类型:草本类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短而粗,有多数须根。茎在开花时高5-15厘米,以后高达30厘米,无毛或顶部有稀疏短柔毛,不分枝或有时分枝,基部有数个膜质鳞片。叶在花后长大,茎下部叶有长柄,无毛;叶片正三角形,长达7.5厘米,宽达9厘米,三全裂,全裂片有长柄,二至三回细裂,末回裂片狭卵形至披针形,有短尖头;叶柄长达6.5厘米。花直径2.8-3.5厘米;萼片约9,常带淡灰紫色,长圆形或倒卵形长圆形,与花瓣等长或稍长,长14-18毫米,无毛或近边缘有稀疏短柔毛;花瓣约10,黄色,倒卵状长圆形或狭倒卵形,长1.4-2厘米,宽5-7毫米,无毛;雄蕊长约3毫米,无毛;心皮多数,子房有短柔毛,花柱长约0.8毫米,向外弯曲,柱头小,球形。瘦果倒卵球形,长约3.8毫米,被短柔毛,有短宿存花柱。3月至4月开花。

生长环境

侧金盏花生于林下、灌丛或草地。常见于山坡或山脚的灌木丛间、阔叶林下以及林缘地上、山坡、腐殖质多的湿润土壤上。

分布范围

在我国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东部。生山坡草地或林下。在朝鲜、日本、苏联远东地区也有。

栽培技术

繁殖技术

种子繁殖:是侧金盏花大量繁殖的主要方法,但周期较长。所谓“种子”,实际是瘦果。外果皮稍肉质,淡绿色;内果皮骨质,黑色;内含一枚种子,种皮膜质,白色。5月中旬至6月初陆续成熟,易脱落,应随熟随采。种子采后可直接播于育苗地中,不宜过密,以利移栽。覆土1厘米,注意保持土壤湿度。播后种子经后熟和冬季休眠,于翌春萌发。当年幼苗只生两枚子叶,以后逐年生出1~3枚茎生正常叶,一般需5年才能开花。

分根繁殖:分根在春、夏、秋季进行均可,以秋末最好。选择地上茎多的植株(即根茎分枝多),挖出根系,辨明根茎的分枝和休眠芽的位置,掰开或切开根茎的分枝,使每段根茎上具有休眠芽。分根后栽于育苗地中,具顶芽的也可直接栽于园林中。

栽培方法

种植管理:盆栽宜成丛密植,一般秋末上盆,盆土需混入较多腐殖质。栽种时,休眠芽应与土面平。栽好后放在室外阴凉处地下,花盆四周围放锯末或碎芽,以便随时取出。冬季如要赏花,可将花盆搬到0℃~5℃冷室内放置1天~2天,然后搬到15℃~20℃的室内,放在光照充足处,约10天-12天将会萌发、现蕾、开花。

选地施肥:所选地块为PH=7~8、有机质含量大于2%的砂壤土,基肥选用复合肥或硫酸钾肥和硫酸二铵的混合物,每亩撒施3%米乐尔颗粒剂1.5-1.7kg,栽培模式可采用大田直播或育苗移栽,大田直播播种深度为0.5-1cm,采用育苗栽培,1亩地需苗床面积100个平方米,长出第一对真叶时用嘧菌酯杀菌剂喷洒,以后每隔15天用咪鲜胺和环丙唑醇的混合物与嘧菌酯轮换用药2-3次,苗子长出1-10对真叶时移栽,当苗子长到8片叶子时,每亩施用4-5kg尿素,除草可选用人工除草或化学除草。

栽培状况:侧金盏花的资源有限,据东北林业大学林学专家介绍,侧金盏花在自然状态下,从种子落地发芽、生长到开花需要多年时间。因此,我们对其在有计划地开发、利用的同时,一方面要注意对资源的保护,另一方面要加快对其人工栽培的研究,使林下奇草侧金盏花资源得到保护,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病虫害防治

经观察,野生和栽种的侧金盏花均无明显虫害,仅瘦果落地后可被蚂蚁等虫类啃食。花期和营养生长期可因天气燥热,日照过强或旱风引起花叶灼烧现象,解决方法是及时采取适当遮荫或喷水。

主要价值

侧金盏花开放时间正是冬末春初冰雪尚未消融的极为寒冷时节,因此,它在此时北方有很好的观赏价值。可作花坛、花径、草地边缘或假山岩石园的配置材料,亦可盆栽观赏。

根和全草含福寿草甙、加大麻甙、福寿草毒甙等强心贰以及其他化合物,有毒,也可供药用,可治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性水肿、心房纤维性颤动等症。

相关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