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花谱 > 植物品种

赤胫散

花公子优质养花男
2022-10-01 13:27:57 发布于蓝妖花园

重点介绍赤胫散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赤胫散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赤胫散,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根茎细弱黄色,须根黑棕色。茎纤细,直立或斜上,稍分枝,紫色,有节及细白毛,或近无毛。适宜布置花境、路边或栽植于疏林下。

赤胫散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Polygonumruncinatum

别名:土竭力、花蝴蝶、花脸荞、荞子连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蔷薇目

科:蓼科

种:堆心菊

亚科:景天亚科

族:鸟巢兰族

属:蓼属

类型:草本类

形态特征

赤胫散,又名散血草。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高25~70厘米;根状茎细长;茎直立或倾斜,分枝或不分枝,有纵沟,有稀疏柔毛或近无毛。叶片三角状卵形,腰部内陷,长4~10厘米,宽2.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截形,稍下延至叶柄,叶耳长圆形或半圆形,先端圆钝,长0.5~1厘米,有的近于无叶耳,两面有稀疏柔毛或无毛,先端截形,有短缘毛或无。头状花序,直径0.5~1厘米,有数朵至10余朵花,由数个至多个花序排列成聚伞状花序;苞片卵形,内有1朵花,花柄短或无柄;花萼白色或粉红色,5片,长约2毫米;雄蕊8枚,长约1毫米,中部以下与花萼连合,花药黄色;花柱三个,中部以下连合,柱头头状,与花萼等长或稍露出。瘦果球状三棱形,直径约2毫米,先端稍尖,褐色,表面有点状突起,包在宿存的花萼内。花期6~7月,果期7~9月。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50厘米,植株丛生,春季幼株枝条、叶柄及叶中脉均为紫红色,夏季成熟叶片绿色,中央有

锈红色晕斑,叶缘淡紫红色,茎较纤细,紫色,茎上有节,叶互生,卵状三角形,基部常具2圆耳,宛如箭镞,上面有紫黑斑纹,叶柄处有筒状的膜质托叶鞘,头状花序,常数个生于茎顶,上面开粉红色或白色小花。花期为7-8月,花后结黑色卵圆形瘦果。

生长习性:喜光亦耐荫,耐寒、耐瘠薄。

生长环境

生草丛、沟边阴湿处。

分布范围

产于庐山等地。生于海拔500~1500米的山谷水沟边。分布于陕西,甘肃,河南,湖北,湖南,贵州,云南,四川等省。

主要价值

【性味归经】微苦、涩,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解毒消肿。用于急性胃肠炎,吐血咯血,痔疮出血,月经不调,跌打损伤;外用治乳腺炎,痈疖肿毒。

【用法用量】1~3钱。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各家论述

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治痢疾,白带,血热头痛,崩漏,经闭,乳痈疮疖,跌打损伤。

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清三焦热。治头昏晕。"

②《湖南药物志》:"镇痛。"

③《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消肿解毒。治毒蛇咬伤,痈疖,无名肿毒,乳腺炎。"

④《四川常用中草药》:"清热,活血。治内伤,血热头昏头痛,红崩,经闭,虚火咳嗽,赤白痢,痈毒恶疮。"

栽培

生物学特性喜阴湿,能耐寒。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较好。

栽培技术:用分株和种子繁殖,以分株繁殖为主。冬季倒苗后到春季未出苗前,挖起根茎,分成单株,每株须留芽和须根。栽时,翻耕土地,开1.3m宽的高畦,按行、株距各约33cm开穴。

每穴栽2株,填土区紧,施人畜粪水及草木灰,最后盖细土与畦面齐平。

田间管理:栽后每年中耕除草、追肥3次。第1次在3月刚出苗后,第2次在6~7月,第3次在冬季倒苗时,先把枯萎茎叶割去后进行,还要培土过冬。第1、2次追肥,以人畜粪水为主,第3次可施草木灰或堆肥。

栽培要点:播种或分株繁殖,分株可于春秋进行,播种宜在春季。性强健,管理粗放,宜适当遮阳,秋冬季节将地上枯萎部分及时清理以利于翌年春季发出新枝。

性状

性状鉴别:根茎纤细,红褐色,节部肿大,有众多须根。茎圆柱形,细弱,稍扁,上部略有分枝,淡绿色或略带红褐色,有毛或近无毛;断面中空。叶卵形、长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5-8cm,宽3-5cm,先端渐尖,基部近截形或微心形,并下延至叶柄,且于两侧常形成向内凹的l-3对圆形裂片,上面有三角形暗紫色斑纹;托叶鞘筒状,膜质,褐色。花序顶生,由数个头状花序组成;花被白色或粉红色。气微,味微涩。

选方

①治痢疾:缺腰叶蓼一两,水煎服。

②治腹痛:缺腰叶蓼五钱,木香一钱,水煎服。

③治赤白带:缺腰叶蓼六钱,杉木佟⑻茨窘?魅????宸?话状?影滋牵怀啻?雍焯恰⒃录净ā?⒔骸?

④治脓疮:块腰叶蓼捣烂敷。

⑤治跌打损伤:缺腰叶蓼水煎兑酒服。(①方以下出《湖南药物志》)

⑥治乳腺炎:赤胫散全草或薯、野荞麦捣烂,加酒糟外敷。(《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

赤胫散变种

伞房花赤胫散

本变种与原种的主要区别为:叶片基部向内凹,形成2小型圆裂片,或不分裂。贵州各地有产;常栽培于住宅附近。分布于云南,四川,湖北,江西。用途与原种相同。

华赤胫散

与正种的区别:叶两面均被长柔毛;托叶鞘的缘毛甚短或近无毛。花序梗有细柔毛而多无腺毛。瘦果黑色。花期4~8月;果熟期8~10月。产河南伏牛山区;生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林下阴湿处。分布于湖北,云南,四川,湖南,陕西等省。全草入药,有活血散血,消肿止痛之效,主治跌打损伤,劳伤,蛇伤。全草也可作饲料。

相关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