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花谱 > 植物品种

白羽扇豆

花公子优质养花男
2022-04-08 18:37:32 发布于蓝妖花园

重点介绍白羽扇豆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白羽扇豆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白羽扇豆(学名:Lupinusalbus),为双子叶植物纲、豆科、羽扇豆属的一种一年生草本,植株高20-120厘米。该植物可用作饲料与绿肥,又可作观赏植物。

白羽扇豆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Lupinusalbus

别名:报春景天、侧花景天,侧花红景天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蔷薇目

科:豆科

种:白羽扇豆

亚科:景天亚科

族:黍族

属:羽扇豆属

类型:草本类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20-120厘米。茎直立,粗壮,被贴伏或伸展的绢状长柔毛。掌状复叶,小叶5-9枚;叶柄长于小叶片;托叶钻形,先端锥尖,长1.5-2厘米,基部稍与叶柄连生,被毛;小叶长圆状披针形至倒卵形,长25-40毫米,宽12-18毫米,先端钝至锐尖,基部楔形,边缘睫毛状,上面无毛,下面被贴伏柔毛,中脉细,上面平坦,下面稍隆起,侧脉不明显。

总状花序多花,长5-10厘米,顶生;花序轴长于叶;花长约1.5厘米,互生;苞片钻形,早落;花梗短,长3-5毫米;小苞片短,线形;萼二唇形,长8-9毫米,绿色或淡蓝色,被毛,下唇长于上唇,在果期宿存;花冠白色,旗瓣先端蓝色,与翼瓣等长,龙骨瓣尖头。

荚果线形,扁平,长4-6厘米,宽8-13毫米,密被长柔毛,后渐秃净,先端具尖喙;有种子2-4粒。种子凸镜形,白色至淡棕色,平滑。花期2-4月,果期3-6月。

生长环境

羽扇豆较耐寒(-5℃以上),喜气候凉爽,阳光充足的地方,忌炎热,略耐荫,需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主根发达,须根少,不耐移植。根系发达,耐旱,最适宜砂性土壤,利用磷酸盐中难溶性磷的能力也较强。多雨、易涝地区和其他植物难以生长的酸性土壤上仍能生长;可如果常在石灰性土壤或排水不良的地方致生长不良。可忍受0℃的气温,但温度低于-4℃时冻死;夏季酷热也抑制生长。

分布范围

原产地中海区域,中国见于栽培。

繁殖方法

培育方式有两种,分别为播种和扦插。

播种繁殖于秋季进行,在21-30℃高温下发芽整齐。羽扇豆生产中多以播种繁殖,春秋播均可,3月春播,但春播后生长期正值夏季,受高温炎热影响,可导致部分品种不开花或开花植植株比例低、花穗短,观赏效果差。

自然条件下秋播较春播开花早且长势好,9~10月中旬播种,花期翌年4~6月。72孔或128孔穴盘点播、覆盖。育苗土宜疏松均匀、透气保水,专用育苗土或是草炭土、珍珠岩混合使用为好。

羽扇豆种子较大,普通或包衣处理,约40粒/克。发芽适温25℃左右,保证介质湿润,7~10天种子出土发芽,发芽率高。(个人试验过,在栽种前最好把种子和沙子混在一起摩擦下,因种子比较硬不易出芽,磨过之后能让种子较快的破土而出)。

扦插繁殖在春季剪取根茎处萌发枝条,剪成8-10cm,最好略带一些根茎,扦插于冷床。夏季炎热多雨地区,羽扇豆常不能越夏而死亡,故可作二年生栽培,宜早春栽植于栽培地,株距40cm,早栽早发棵,开花结籽较早。

相关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