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花谱 > 植物品种

多裂骆驼蓬

花公子优质养花男
2022-09-22 09:28:25 发布于蓝妖花园

重点介绍多裂骆驼蓬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多裂骆驼蓬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多裂骆驼蓬,药用蒺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内服可具有宣肺止咳、祛湿消肿、祛湿止痛的功效。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在国外,蒙古、苏联也有。多年生草本。根粗壮,褐色。茎直立或斜升,分枝多,分枝铺地散生。叶互生,二至三回羽状深裂,裂片条形,长约3cm,宽1—1.5mm,托叶条形,长约4mm。花单生,较大,径2.5—3cm;萼片3—5深裂,裂片条形,稍长于花瓣,花瓣5,白色或淡黄色;雄蕊15,花丝中下部宽扁;子房3室,花柱3。蒴果近球形,黄褐色,3瓣裂,种子略呈三棱形,黑褐色(图148一1)。

多裂骆驼蓬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EuphorbialiouiC.Y.WuetJ.S.Ma

别名:九子不离母、大九股牛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蔷薇亚纲

目:蒺藜目

科:蒺藜科

种:骆驼蓬

亚科:铁苋菜亚科

族:沙戟族

属:大戟属

类型:草本类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嫩时被毛。茎平卧,长30-80厘米。叶2-3回深裂,基部裂片与叶轴近垂直,裂片长6-12毫米,宽1-1.5毫米。萼片3-5深裂。花瓣淡黄色,倒卵状矩圆形,长10-15毫米,宽5-6毫米;雄蕊15,短于花瓣,基部宽展。蒴果近球形,顶部稍平扁。种子多数,略成三角形,长2-3毫米,稍弯,黑褐色,表面有小瘤状突起。花期5-7月,果期6-9月。

分布范围

分布于陕西北部、内蒙古西部、宁夏、甘肃、青海。为我国特有种。生于半荒漠带沙地、黄土山坡、荒地。模式标本产于我国西北,存圣彼得堡。

主要价值

【主治】:治风热咳嗽、气喘、舌尖红、口渴等;治无名肿毒;治风湿痹痛。

【性味归经】:辛,凉。入肺、脾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一15克。外用:研末调水湿敷。

青绿时骆驼喜食,马、驴、羊稍食。霜降后羊及大家畜均乐食。开花期茎叶含粗蛋白质高达24.73%,但此时家畜不愿采食,因核物含哈尔明,哈尔满,哈尔酚等多种生物碱所致,采食后使哺乳动物中枢神经兴奋。调制成青干草饲喂家畜,对干旱,半干旱及荒漠,半荒漠地区抗灾保畜有重要意义。其化学成分含量表148—2。多裂骆驼蓬作绿肥在青绿时翻压,可提高小麦,水稻等作物的耐早、耐碱性。因含有骆驼碱,对细胞的生长,分裂和透性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用其水煮液浸泡小麦,番茄种子,可使之早熟增产,茎叶含磷、钾等速效肥料,含氮量也高,最适宜玉米追肥,能促使其茎叶茁壮。也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植物。药用能治痔疮。咳嗽气喘,风湿痹痛及皮肤瘙痒等,也是抗牛焦虫病有发展前途的药用核物。若将其枝株按1:10加水煮半小时或用热水浸2小时过滤,用其叶汁喷洒植物可治蚜虫。种子油可供轻工业用。

栽培技术

裂叶骆驼蓬种子较小,千粒重5g左右。故播前要整好地,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段抢墒播种。夏播(6月中旬)优于春播(4月上旬).春播优于秋播(8月中旬)。播量为30kg/ha。播后覆土3—4cm为宜,为保证出苗率,播前要行种子处理,用浓硫酸处理30分钟后,用磷酸钙拌种,发芽率可达79.76%.

发展历史

多裂骆驼蓬为多年生旱生耐盐草本植物。春季返青早,青绿期长。在甘肃榆中地区北部4月下旬返青,5月上旬分枝,6月下旬开花,9月中旬种子声熟,10月底早霜来临后逐渐干枯。在内蒙古地区6—7月开花,7—8月果熟。在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地区其生育期见表148—1。据测定,在宁夏黄土丘陵坡地平均自然高度48.7(33.5—65.0)cm,平均伸长高度50.6(34.5—60.0)cm,平均丛径57.7(36.5—84.5)cm。鲜干比为4.2:1。每单株平均分枝数61.4个,平均结籽2736粒。多裂骆驼蓬根深叶细,极耐干旱。主根入土深2m以下,100—200cm土层中的根量占总根量的88.2%。其根量在不同土壤层中的比例结构如图148—2;地上部分不同层次茎,叶,花序比例结构如图148—3。多裂骆驼蓬是一种喜氮根蘖形植物,在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坡状起伏沙质棕钙土上,根系入土深可达1m左右。多裂骆驼蓬叶量丰富,平均茎叶花序比(鲜重)为1:1.7:0.4,干重为1:1.2:0.6。耐寒性好,成年植株可耐—20℃低温。在甘肃榆中地区春播,当年越冬率96%。第一年生长缓慢,株高3—25cm,根系入土深40—80cm,第二年株高达50cm,根系入土深100cm,每公顷产鲜草750—7500kg,并能少量结籽。生长多年的株高达75cm以上,分枝多。单株重超过0.5kg,最高达5kg。多裂骆驼蓬适宜生长在具黄土母质的淡灰钙土和棕钙土上,也可在粘土,沙粘土及盐渍土以及石膏棕色荒漠土上生长,在山地栗钙土,沙质及沙砾质上也能生长。生长地区土壤(宁夏南部黄土丘陵淡黑垆土)含盐分以碳酸钙为主。多裂骆驼蓬为荒漠、半荒漠地区常见杂草。在荒漠草原带与沙兰刺头(Echinopsgmelinii)伴生在阿拉善地区乌兰布和中,西部以及昆仑山北麓河谷阶地上的齿叶白刺(Nitrariaroboowskii)荒漠中;与无芒隐子草(Cieistogenessongorica)、蒙古葱(Alliummongolicum)等一起伴生于内蒙古西部、宁夏北部、乌兰布和沙漠以及狼山,贺兰山山前的沙冬青(Ammopiptanthusmongolicus)荒漠中,在乌兰察布高原到鄂尔多斯高原的垫状锦鸡儿(Caraganatibetica)和冷蒿(Artemisiafrigida)荒漠中可与较多的一二年生植物伴生在其中。在盐湖低地外围的固定、半固定沙丘上,多裂骆驼蓬常和芨芨草chnatherumsplendens),赖草(Leymussecalinus)、披针叶黄华(Thermopsislanceolata)一起伴生在齿叶白刺、唐古特白刺(N.tongutorum)沙地群落中。裂骆驼蓬与霸王(Zygophyllummucronatum),冷蒿、银灰旋花(Convotvulusammanii)等伴生在分布于祁连山东段北麓山前黄土丘陵和沙地的驴驴蒿(A.dalailamae)草原以及祁连山垂直地带上的短花针茅(Stipabreviflora)荒漠草原中。

相关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