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花谱 > 植物品种

珠儿参

花公子优质养花男
2022-09-02 14:17:25 发布于蓝妖花园

重点介绍珠儿参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珠儿参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珠儿参,中药名。为五加科植物珠儿参PanaxjaponicusC.A.Mey.var.major(Burk.)C.Y.WuetK.M.Feng的根茎。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宁夏、河南、湖北、湖南等地。具有清热养阴,散瘀止血,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热病烦渴,阴虚肺热咳嗽,咳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外伤出血,跌打伤肿,风湿痹痛,胃痛,月经不调,风火牙痛,咽喉肿痛,疮痈肿毒。

珠儿参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EuphorbiafischerianaSteud.

别名:狼毒疙瘩、狼毒、猫眼睛、山红萝卜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百合亚纲

目:伞形目

科:五加科

种:珠儿参

亚科:蔷薇亚科

族:铃兰族

属:人参属

类型:草本类

别名

珠参、钮子七、扣子七、竹鞭三七、疙瘩七、珠子参、土三七、盘七、野三七、带节参三七。

入药部位

根茎。

性味

味苦、甘,性寒。

归经

归肝、胃经。(《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

功效

清热养阴,散瘀止血,消肿止痛。

主治

用于热病烦渴,阴虚肺热咳嗽,咳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外伤出血,跌打伤肿,风湿痹痛,胃痛,月经不调,风火牙痛,咽喉肿痛,疮痈肿毒。

相关配伍

1、治气管炎,支气管炎:珠儿参适量。研末,每次服3g。(《陕西中草药》)

2、治咳血,外伤出血:珠子参9g,煎服。或1.5-3g,研末吞服。(《云南中草药选》)

3、治红崩:扣子七3g,白三七3g,地榆9g。水煎服。

4、治外伤出血:扣子七根捣烂,外敷。(3-4方出自《恩施中草药手册》)

5、治齿痛:珠儿参切片含之。(《本草推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5g;或入丸、散;或泡酒。外用:适量,研末干掺或调涂;或泡酒擦;或鲜品捣敷。

使用注意

孕妇禁服。

炮制

一、采集加工

秋季采挖根茎,除去外皮及须根,干燥,或蒸透后干燥。

二、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除去残留须根及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筛去灰屑。

贮藏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形态特征

珠儿参又名:大叶三七,秀丽假人参。多年生草本,高约80cm。根茎串珠状,故名珠子参,节间通常细长如绳;有时部分结节密生呈竹鞭状,掌状复叶3-5枚轮生茎顶;叶柄长约9cm;小叶通常5,两侧的较小,小叶柄长5-15mm,中央小叶片椭圆形或椭圆状卵形,长10-13mm,宽5-7cm,先端长渐尖,基部近圆形或楔形,边缘有细密锯齿,边缘及两面散生刺毛。伞形花序单一,有时其下生1至多个小伞形花序;花小,淡绿色;花萼先端有5尖齿;花瓣5,卵状三角形,先端尖;雄蕊5,花丝短;子房下位,花柱通常2,分离。果为核果状浆果,圆球形,熟时鲜红色。花期7-8月,果期8-10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800-3500m的山坡竹林下或杂木林中阴湿处。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宁夏、河南、湖北、湖南等地。

鉴别

一、药材性状

根茎略呈扁球形、圆锥形或不规则菱角形,偶有呈连珠状的,直径0.5-2.8cm。表面棕黄色或黄褐色,有明显的疣状突起及皱纹,偶有圆形凹陷的茎痕,有的一侧或两侧残存细的节间。质坚硬,断面不平坦,淡黄白色,粉性。气微,味苦、微甘,嚼之刺喉。蒸(煮)者断面黄白色或黄棕色,略呈角质样,味微苦、微甘,嚼之不刺喉。

二、饮片性状

为类圆形薄片,外表面棕黄色或黄褐色,有纵纹。切面淡黄白色,粉性。产地蒸煮品黄白色或黄棕色,略呈角质样。气微,味微苦、微甘。

药理作用

1、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提高雪中碳廓清率和激活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

2、镇痛镇静作用。

3、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4、抗实验性溃疡作用。

5、其他作用。珠子参具有抗心律不齐作用。

6、毒性。对球结膜无明显的刺激作用,有轻度的溶血活性。

现代应用

1、用于热病烦渴,阴虚咳嗽。

2、用于咳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外伤出血。

3、用于跌打伤肿,风湿关节痛,胃痛。

4、用于风火牙痛,咽喉肿痛,疮痈肿毒。

相关论述

1、《本草从新》:“补肺,降火,肺热者宜之。”

2、《药性切用》:“入肺泻热,补虚用代沙参。”

相关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