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花谱 > 植物品种

黑毛巨竹

花公子优质养花男
2022-08-24 12:07:48 发布于蓝妖花园

重点介绍黑毛巨竹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黑毛巨竹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黑毛巨竹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P.virdi-glaucescens(Carr.

别名:粉绿竹(竹林培育),金竹(江苏宜兴),乌竹(浙江),红根笋竹(福建)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亚纲:鸭跖草亚纲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种:船竹

亚科:稻亚科

族:倭竹族

属:刚竹属

类型:竹类

黑毛巨竹

种名:黑毛巨竹

学名:Gigantochloanigrociliata(Buse)Kerz

别名:

科:禾本科

属:巨竹属

产地分布:

国内分布:产云南西双版纳,香港有栽培。印度、缅甸、泰国和印度尼西亚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印度尼西亚爪哇。国外分布:分布于印度、巴基斯坦。模式模本采自印度旁遮普邦,是一有花而无叶的不完整材料。

形态特征:

竿高8-15米,直径4—10厘米,梢端长下垂,基部数节具气根;节间长36—46厘米,绿色,具淡黄色纵条纹多条,幼时被棕色小刺毛;尤以竿基部的节间为甚;箨环不甚隆起,竿中部以下各节的节内和竿上方各环生一圈灰白色绒毛。箨鞘早落性,革质,长18-22厘米,背面具紫红色后变为紫黑色的纵条纹,并密被脱落性的黑褐色小刺毛,鞘先端近截平形;箨舌椭圆形乃至近圆形,边缘偶具1或2条继毛;箨舌高约4毫米,边缘细齿裂;箨片外翻,窄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先端内卷,基部的两侧向外延伸成一窄带并与箨耳相连,分枝常自竿第九或第十节开始,多枝簇生,长2—3米,主枝较粗长。末级小枝约具10叶;叶鞘亦常具紫红色后变紫黑色的纵条纹,背面幼时被以白色细柔毛;叶耳常缺;叶舌截平,高约1毫米;叶片披针形乃至窄披针形,长19—36厘米,宽3-5厘米,下表面近无毛,次脉9-10对,小横脉稍明显。花枝的节间长2—6厘米,着生假小穗丛的一侧具沟槽,初被柔毛,以后变为无毛,每节着生多枚假小穗聚集成一球状簇团;小穗狭窄,含2小花,全长1—1.2厘米,宽2—3毫米;颖2或3片,卵形,先端具短尖头,边缘生黑色纤毛,具多脉;外稃披针形,先端渐尖并具较长的小尖头,上部的边缘生纤毛;内稃较短于其外稃,形狭窄,先端钝,下方小花的具2脊,上方小花者则背部圆卷;花药能伸出花外,先端有尖头,花丝管起初粗而短,以后可伸长而成为膜质的细管;子房细长卵形,先端渐尖,全体被细毛,花柱1,纤细,柱头单一,羽毛状。果实未见。

生长习性:

生于海拔500—800米的热带季雨林区,河边或溪水边。

繁殖培育:

园林用途:

相关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