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花谱 > 植物品种

大叶小蘖

花公子优质养花男
2022-09-18 17:54:07 发布于蓝妖花园

重点介绍大叶小蘖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大叶小蘖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大叶小蘖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HippophaerhamnoidesLinn.

别名:醋柳、黄酸刺、酸刺柳、黑刺、酸刺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

科:胡颓子科

属:沙棘属

类型:落叶花灌木类

形态特征

形态:落叶灌木,高1.5-2米树皮暗灰色,短枝基部有1~3个叉状针刺。叶倒卵状椭圆形。总状花序开展或下垂,有花10~25朵,小花淡黄色。浆果椭圆形,鲜红色,有白粉,长1厘米左右。花期5~6月,果期7~8月。枝灰黄色,有纵棱,枝节上生有三叉锐刺状的变态叶,稀单刺或五叉锐刺,刺长1-1.5厘米。叶簇生刺腋的短枝上,倒披针状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6-8厘米,宽2-3.5厘米,先端钝头,基部渐窄如叶柄状,边缘有小刺尖锯齿,上面绿色,下面色淡,网状脉显著隆起。总状花序生于短枝端,有10花左右,花黄绿色。萼片6。花瓣6。雄蕊6。浆果,长椭圆形,熟后为红色。

大叶小蘖生长环境

生于山麓、山沟间谷地、林缘、灌丛间、林下。

生境:沟边林下,灌丛中,灌木林中,林缘,林中,山谷,山坡,山坡灌丛,山坡林缘,湿山谷,栽培

经济价值

含有生物碱,具有泻火解毒的功效。根、根皮,茎及茎皮入药。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治细菌性痢疾,胃肠炎,消化不良,黄疸,肝硬化腹水,泌尿系感染,急性肾炎,扁桃体炎、口腔炎、支气管炎。

生长习性

性耐寒,耐湿。

园林用途

可栽种于花坛、花境、花丛中或用作花篱、绿篱。

栽培管理

繁殖方法大叶小檗的繁殖可采用播种法和扦插法,播种法简便易行,且一次能获得大量种苗,故较为常用。

播种一般于4月中下旬进行。3月中旬,对种子进行处理。将种子放在35℃的温水中浸泡48小时后捞出,与经过消毒处理的湿沙进行混合,比例为1誜4,然后将其堆放于背风向阳处,上面覆盖草帘,保持沙子湿润,每10天翻倒一次。播种前对土壤进行深翻处理,清除杂质,然后作床,并用五氯硝基苯进行消毒。在床内做高垄,垄高20厘米,宽30厘米,间距为40厘米。播种前在垄上进行开沟,沟深5厘米,播种时要均匀一致,播种后立即覆土,轻轻踏实后灌溉一次透水。15天左右可出苗,待苗长至10厘米高时,可选择阴天进行间苗,使株距保持在10厘米左右。管护中还应及时除草,可每月施用一次氮磷钾复合肥,根据土壤墒情进行灌溉,使土壤保持在大半墒状态。

整形修剪大叶小檗的整形修剪,宜在春季萌芽前进行,可根据园林应用要求进行。如果是丛植观赏,应保持内高外低,内疏外密的株型,及时将过密枝条进行疏除,对于枝条生长过旺,而影响观赏的枝条也应随时修剪。如是用作刺篱,则应保持株型统一,高度基本一致,外立面基本平整,对过高枝或过长的侧枝也应及时短截或疏除。

肥水管理大叶小檗喜肥,栽植时可施入适量的农家肥作基肥,初夏时为了加速苗木生长可施用一次尿素,秋末浅施一次农家肥;第二年初夏施用一次氮磷钾复合肥,秋末施用一次农家肥;从第三年起只需每年于早春施用一次农家肥即可。

大叶小檗喜湿润环境,栽植时要浇好头三水,以后每月浇一次透水。浇水后应及时松土保墒,夏季雨天要及时排除树穴内的积水,防治水大烂根,秋末要浇好封冻水。翌年早春要及时浇解冻水,其余时间仍每月浇一次透水,秋末按头年方法浇好封冻水。从第三年起,可视土壤墒情和降水情况浇水,特别干旱的天气也应浇水。

病虫害防治大叶小檗常见病害是叶枯病。此病系半知菌类真菌侵染所致,在高温高湿期易发病,在栽培管理过程中要注意植株通风透光,且不能偏施氮肥。如发生叶枯病,可在发病初期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颗粒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颗粒800倍液,每10天一次,连续喷3至4次,可有效控制住病情。

危害大叶小檗的害虫有朱砂叶螨、考氏白盾蚧、桑白盾蚧、白肩天蛾。如有朱砂叶螨发生,可在早春发芽前喷施3波美度石硫合剂,消灭越冬螨体,也可在危害期1.8%爱福丁乳油3000倍液杀灭成虫;如有考氏白盾蚧、桑白盾蚧发生,可在其若虫期喷施95%蚧螨灵乳剂400倍液,20%速克灭乳油1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颗粒2000倍液进行杀灭。

相关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