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花谱 > 植物品种

白背黄花稔

花公子优质养花男
2022-08-18 15:44:59 发布于蓝妖花园

重点介绍白背黄花稔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白背黄花稔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白背黄花稔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ZiziphusxiangchengensisY.L.ChenetP.K.Chou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鼠李目

科:鼠李科

种:蜀枣.

族:枣族

属:枣属

类型:落叶花灌木类

白背黄花稔

基本信息

学名SidarhombifoliaLinn

别名黄花母雾(猛)(广东),“亚母头”(广西壮语)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

锦葵目Malvales

锦葵科Malvaceae

锦葵族Malveae

黄花稔属Sida

形态特征

直立亚灌木,高约1米,分枝多,枝被星状绵毛。叶菱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5-45毫米,宽6-20毫米,先端浑圆至短尖,基部宽楔形,边缘具锯齿,上面疏被星状柔毛至近无毛,下面被灰白色星状柔毛;叶柄长3-5毫米,被星状柔毛;托叶纤细,刺毛状,与叶栖近等长。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1-2厘米,密被星状柔毛,中部以上有节;萼杯形,长4-5毫米,被星状短绵毛,裂片5,三角形;花黄色,直径约1厘米,花瓣倒卵形,长约8毫米,先端圆,基部狭;雄蕊柱无毛,疏被腺状乳突,长约5毫米,花柱分枝8-10。果半球形,直径6-7毫米,分果爿8-10,被星状柔毛,顶端具2短芒。花期秋冬季。

产地分布

产台湾、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和湖北等省区。常生于山坡灌丛间、旷野和沟谷两岸。分布于越南、老挝、柬埔寨和印度等地区。全草入药用,有消炎解毒、祛风除湿、止痛之功。

本种提示

本种与拔毒散S.szechuensisMatsuda很相似,但本种叶柄较短,花单生于叶腋,和雄蕊柱无毛而与后者不同。

白背黄花稔(原变种)

直立亚灌木,高约1米,分枝多,枝被星状绵毛。叶菱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5-45毫米,宽6-20毫米,先端浑圆至短尖,基部宽楔形,边缘具锯齿,上面疏被星状柔毛至近无毛,下面被灰白色星状柔毛;叶柄长3-5毫米,被星状柔毛;托叶纤细,刺毛状,与叶栖近等长。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1-2厘米,密被星状柔毛,中部以上有节;萼杯形,长4-5毫米,被星状短绵毛,裂片5,三角形;花黄色,直径约1厘米,花瓣倒卵形,长约8毫米,先端圆,基部狭;雄蕊柱无毛,疏被腺状乳突,长约5毫米,花柱分枝8-10。果半球形,直径6-7毫米,分果爿8-10,被星状柔毛,顶端具2短芒。花期秋冬季。

产台湾、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和湖北等省区。常生于山坡灌丛间、旷野和沟谷两岸。分布于越南、老挝、柬埔寨和印度等地区。全草入药用,有消炎解毒、祛风除湿、止痛之功。

本种与拔毒散S.szechuensisMatsuda很相似,但本种叶柄较短,花单生于叶腋,和雄蕊柱无毛而与后者不同。

棒果黄花稔(变种)

直立亚灌木,高达1米,小枝被星状毛。叶倒卵形,长1-2厘米,宽8-12毫米,先端圆,基部楔形,缘具锯齿,两面均被星状短茸毛,叶柄长3-4毫米,被星状茸毛;托叶线形,较短于叶柄。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约1厘米,被星状短茸毛;萼5裂,被星状短茸毛;花瓣5,黄色,雄蕊柱无毛。分果爿7,被短柔毛,具芒,芒长约2毫米。

产广东海南岛。分布于印度。

相关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