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花谱 > 植物品种

假地豆

花公子优质养花男
2022-10-09 07:22:36 发布于蓝妖花园

重点介绍假地豆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假地豆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形态特征小灌木或亚灌木。茎直立或平卧,高30-150厘米,基部多分枝,多少被糙伏毛,后变无毛。叶为羽状三出复叶,小叶3;托叶宿

假地豆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Desmodiumheterocarpon(Linn.)DC.

别名:马鞍叶羊蹄甲,夜关门,马鞍叶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蔷薇目

科:豆科

种:假地豆

亚科:蝶形花亚科

族:山蚂蝗族

属:山蚂蝗属

类型:落叶花灌木类

形态特征

小灌木或亚灌木。茎直立或平卧,高30-150厘米,基部多分枝,多少被糙伏毛,后变无毛。叶为羽状三出复叶,小叶3;托叶宿存,狭三角形,长5-15毫米,先端长尖,基部宽,叶柄长1-2厘米,略被柔毛;小叶纸质,顶生小叶椭圆形,长椭圆形或宽倒卵形,长2.5-6厘米,宽1.3-3厘米,侧生小叶通常较小,先端圆或钝,微凹,具短尖,基部钝,上面无毛,无光泽,下面被贴伏白色短柔毛,全缘,侧脉每边5-10条,不达叶缘;小托叶丝状,长约5毫米;小叶柄长1-2毫米,密被糙伏毛。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长2.5-7厘米,总花梗密被淡黄色开展的钩状毛;花极密,每2朵生于花序的节上;苞片卵状披针形,被缘毛,在花未开放时呈覆瓦状排列;花梗长3-4毫米,近无毛或疏被毛;花萼长1.5-2毫米,钟形,4裂,疏被柔毛,裂片三角开,较萼筒稍短,上部裂片先端微2裂;花冠紫红色,紫色或白色,长约5毫米,旗瓣倒卵状长圆形先端圆至微缺,基部具短瓣柄,翼瓣倒卵形,具耳和瓣柄,龙骨瓣极弯曲,先端钝;雄蕊二体,长约5毫米;雌蕊长约6毫米,子房无毛或被毛,花柱无毛。荚果密集,狭长圆形,长12-20毫米,宽2.5-3毫米,腹缝线浅波状,腹背两缝线被钩状毛,有荚节4-7,荚节近方形。花期7-10月,果期10-11月。荚果长12-25毫米,宽约3毫米,有4-9荚节,有小钩状毛,腹缝线直,背缝线波状。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草地、水旁、灌丛或林中,海拔350-1800米。

分布范围

产长江以南各省区,西至云南,东至台湾,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越南、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日本、太平洋群岛及大洋洲亦有分布。

国内分布:长江以南;海拔:350-1800;最低海拔:800;最高海拔:2000;山坡路旁,林缘灌丛中。

主要价值

全株药用,能清热,治跌打损伤。

相关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