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花谱 > 植物品种

微柔毛花椒

花公子优质养花男
2022-06-08 15:42:53 发布于蓝妖花园

重点介绍微柔毛花椒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微柔毛花椒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形态特征高1-2米的灌木;嫩枝有微柔毛,小枝纤细,节间多,刺多,劲直,基部扁。叶有小叶7-11、稀5片;小叶无柄,薄纸质,干后

微柔毛花椒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ZanthoxylumpilosulumRehd.etWils.

别名:白叶悬钩子、刺泡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芸香目

科:芸香科

种:微柔毛花椒

亚科:芸香亚科

族:南蛇藤族

属:花椒属

类型:落叶花灌木类

形态特征

高1-2米的灌木;嫩枝有微柔毛,小枝纤细,节间多,刺多,劲直,基部扁。叶有小叶7-11、稀5片;小叶无柄,薄纸质,干后苍绿色,叶背带灰绿色,稀棕色,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0.5-3厘米,宽0.4-1.5厘米,中央一片稀长达5厘米,宽达2.5厘米,顶部短至渐尖,基部两侧对称,叶缘有细裂齿,油点不显,侧脉在叶背隐约可见。花序顶生,花序轴被短粗毛;花被裂片5-8片;雄花的花被裂片披针形,长为其宽的2-3倍,长1.2-1.5毫米;雄蕊5-6枚;雌花的心皮常4个,偶有3、稀2个。果紫红色,单个分果瓣径4-5毫米,油点疏小,微凸起;种子的形状与花椒的相似但较小。花期4-5月,果期7-8月。本种的小叶片也很小,但小叶片的顶部尖,叶缘有细小但明显的锯齿状裂齿,侧、支脉干后在叶面清晰可见,叶子干后苍绿色,质地较薄,仅在叶缘裂缝中有一油点等特征可与其近缘种川陕花椒区别开来。

生长环境

见于海拔2500-2700米的山地干旱处。

花椒树耐干旱瘠薄,特别适宜于梯田地、边隙地、荒地、果园四周等栽植。科学栽植花椒树也是改善生态环境

分布范围

产于四川西部及西北部,陕西及甘肃二省南部。模式标本采自四川茂汶。

病虫防治

一、生活习性

花椒蚧壳虫在渭北每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在芽基、被刺、枝杈处结白色茧越冬。茧:椭圆形,长2-3mm。2月下旬至3月上旬为出茧盛期。初出若虫在嫩芽基部群巢危害,待嫩芽逐渐长大,初叶分生,若虫也随之渐渐分散到芽顶和幼叶背面取食,致叶片、芽顶扭曲,造成落花落果,严重时,造成枝梢干枯,甚至整株枯死。4月下旬雌虫羽化,雌雄多在晴天下午的4-5时进行交配,雄虫有多次交配的习性。雌虫结卵囊产卵于叶背,一头成虫产卵多达300余粒,一般140粒左右。5月上中旬若虫大量孵化,且呈堆状聚集叶背危害。7月上旬第一次脱皮,10月上中旬开始向芽基部、枝杈处迁移,11月上旬结茧越冬。该虫主要靠风力传播。

二、防治技术

1、化学防治:

(1)出茧若虫防治:2月下旬至4月中旬,用1000倍速朴希加2%洗衣粉或600倍多来宝,1200倍威力杀灭进行树体喷雾,均能起到良好的杀虫效果。

(2)卵期可用800-1000倍水胺硫磷或1000倍灭多威加1/2“助剂”(或特效王)叶面喷雾。

(3)若虫期即6月下旬至10月中下旬,选600倍蚧死净加1000倍高氯菊酯加1/2“助剂”或用1000倍吡虫啉加800倍敌敌畏加1/2“助剂”防治。

(4)越冬期可用80-100倍融杀蚧螨(生物农药)或3-5度石硫合剂进行树体喷洒,消灭若虫。

(5)水源缺乏或交通不便的地块,可在若虫出茧期,将毒死蜱、金毛肥、助剂、水配成1:1:0.5:5的混合液进行树干涂环,环宽3-5cm,能起到提早控制若虫和花椒蚜虫危害。

2农业措施:

(1)春季虫口密度过大时,可人工敲打虫害枝致虫落地,随之结合春耕耙耱,消灭落地雌若虫。

(2)卵期可人工摘除埝碎卵囊,能杀死大量卵和若虫,有效降低虫口。

3、防治时应注意的问题:

(1)花椒蚧壳虫虫体微小,借风传播,因此应注意防前虫情调查,细致检查,加强联防、协防,坚持防治到位,坚持群防群治。

(2)该虫危害部位隐蔽,故在喷药时,必须细致周到。

(3)多使用无公害、低残留农药,严禁或限制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严格按农药使用浓度操作,花椒采收前20天停止用药。

相关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