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花谱 > 植物品种

圆叶舞草

花公子优质养花男
2022-06-09 12:34:25 发布于蓝妖花园

重点介绍圆叶舞草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圆叶舞草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圆叶舞草(学名:Codariocalyxgyroides),为双子叶植物纲、蔷薇目、豆科、舞草属的植物。直立灌木,茎圆柱形,托叶狭三角形,花冠紫色,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分布于中国、泰国、越南、新几内亚、柬埔寨、印度、缅甸、老挝、尼泊尔、斯里兰卡、马来西亚、锡金以及中国等地。生长于海拔100米至1500米的平原、河边草地以及山坡疏林中。

圆叶舞草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Codariocalyxgyroides

别名:毛三棱枝杭子梢,三棱梢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蔷薇目

科:豆科

种:短梗紫藤

亚科:蝶形花亚科

族:山蚂蝗族.

属:舞草属

类型:落叶花灌木类

形态特征

直立灌木,高1-3米.茎圆柱形,多少具条线,幼时被柔毛;嫩枝被长柔毛,老时渐变无毛。叶为三出复叶;托叶狭三角形,长12-15毫米,基部宽2-2.5毫米,初时具白色丝状毛,后渐变无毛,边缘有丝状毛;叶柄长2-2.5厘米,疏被柔毛;小叶纸质,顶生小叶倒卵形或椭圆形,长3.5-5厘米,宽2.5-3厘米,侧生小叶较小,长1.5-2厘米,宽8-10毫米,先端圆钝,有时略凹入,基部钝,上面被稀疏柔毛,下面毛被较密,侧脉每边7-9条,不达叶缘;小托叶钻形,长4-6毫米,两面无毛;小叶柄长约2毫米。

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长6-9厘米,中部以上有密集的花;苞片宽卵形,长6-9.5毫米,宽4-5.5毫米,外面有白色疏柔毛,具条纹,边缘有缘毛;花梗长4-9毫米,密被黄色柔毛;花萼宽钟形,长2-2.5毫米,萼筒长1.2-1.7毫米,上部裂片2裂,长约1毫米,下部裂片长0.8毫米;花冠紫色,旗瓣长9-11毫米,宽与长几相等,翼瓣长7-9毫米,宽4-6毫米,基部具耳,瓣柄极短,龙骨瓣长9-12毫米,瓣柄长约5毫米;雄蕊长9-11毫米;雌蕊长12-14毫米,子房线形,被毛。

荚果呈镰刀状弯曲,长2.5-5厘米,宽4-6毫米,腹缝线直,背缝线稍缢缩为波状,成熟时沿背缝线开裂,密被黄色短钩状毛和长柔毛,有荚节5-9;种子长4毫米,宽约2.5毫米。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

生长环境

在湛江地区,3月下旬播种,5月初开始分枝及根系结瘤。8月下旬观蕾开花,出苗至盛花期约160—170天,开花期持续70多天,越年生植株,开花早约10天;在广州地区,开花期约推迟7天。每小花自开花到种子完熟需26—32天。11月下旬多数荚果完熟,每亩可收种子60—120kg。种子千粒重4.6g,每公斤约22万粒。硬粒50—55%。圆叶舞草根系发达,入土深,分布广。春播当年,主根可入土2m以下,侧根分布直径达2m。据不完全的收集,0—50cm土层,根幅直径1m土体内的鲜根量,约相当其地上部分鲜重的1/2。如此多量的根系,对保土防侵蚀和改良土壤肥力具有重要意义。

圆叶舞草在粤、杜南部以南地区,冬季常绿或仅半落叶。气温降至15℃左右,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缓慢,30—35℃种子发芽最快(3天出土),枝叶生长址旺盛。冬季荚果完熟后,虽有部分枝叶枯黄脱落,但各节很快又萌发新枝嫩叶。枝芽嫩叶在连续10多天5—1℃低温下亦未见受寒害。圆叫舞草喜温热、湿润生境,但适应性较强。野生,多分布于山坡、林边、路旁和灌木疏林丛中,耐早、耐瘠,土壤pH5.0—7.8都能正常生长。栽培条下,喜光,不耐郁闭。疏植(每平方米2—4株),水肥条件适度,每苗分枝20个以上,垂落到地表的枝条即发出不定根和新芽,继续生长,因而枝叶繁茂,生产量大。密植(每平方米8株以上)或在林下果园内间套种,可正常生长,但远不如单播长势壮旺,产量高。在新垦砖红壤土壤上种植,主要根系分布层(0—50cm)土壤水分不足15%,10cm高的幼苗仍可维持生长,但水分条件好,生长量大大提高。经干早处理测定,叶细胞透水性和脯氨酸含量与蝴蝶豆(Centrosemapubecens)、柱花草(Stylosanthesgracilis)生理耐早指标相当。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南部。生长于平原、河边草地及山坡疏林中,海拔100-1500米。印度、锡金、尼泊尔,缅甸、斯里兰卡、泰国、越南、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和新几内亚亦有分布。

栽培技术

要求土壤不严格,以壤质透水性好为宜。土壤渍水或排水不良,易烂根或生长不良。它的种子较小,播种时土壤湿度要适合,整地要细碎,覆土不宜超过2cm,有条件可用些细碎土杂肥拌些沙子覆盖,以利发芽。单播可作畦(宽2m,留沟0.4m),间套种则沟穴状碎土整地。最好施些土杂肥及过磷酸钙(600—900kg/ha)作底肥。圆叶舞草全年都可播种,以2—4月最适宜。单播刈草用,株行距可用0.5*0.5m,每公顷用种子3kg,苗高5—10cm时,结合松土、除草、定苗,每公顷4.5—6万株,采种用,密度减少1/3。种子硬粒多,播前可掺些砂子碾磨300—500次,擦破种皮,提高发芽率。种子要拌相应根瘤菌种或囱叶舞章根旁土壤,杏则不结瘤,无固氮能力。此外,尚可用扦插或育苗移栽。圆叶舞草幼苗细弱,易被杂草欺压,也易遭蜗牛(东风螺)、蟋蟀、田鼠啃食墩梢易为蟓蝽伤害,要注意防杀保护。

主要价值

圆叶舞卓饲用部分主要是叶片和嫩枝芽,鲜干料均无毒性,无异味。鲜嫩枝叶为牛、羊、兔和草鱼所喜食。代青菜、胡萝卜养兔18个月(兔由16只增至116只),增重、繁殖无异常,未发现饱胀、脱毛等不良现象。干草粉(按日粮5—10%掺入日粮)喂猪、鸡、鸭等,适口性良好,未见异常,其中喂鸡的·觅食量提高5—10%,毛色富有光泽。冬季多数草木枯黄后,由于圆叶舞草仍保持着一定量的新枝萌发与长叶能力,因此采补和刈割后的残茬地可作为冬季优质放牧场。圆叶舞草含有较高和较全面的营养。其化学成分、必需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含量如表45—1、表45—2和表45—3所示。

圆叶舞草鲜叶的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为其鲜嫩茎的4倍以上。干草的粗蛋白质、粗脂肪、无氮浸出物和粗灰分含量大致相当柱花草,略低于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干草氨基酸含量高于沙打旺(Astragalusadsurgens),此外,尚富含微量元素和胡萝卜素。就胡萝卜素而言,每公斤鲜叶含量高达59.50mg。圆叶舞草有较强的再生力,年刈割鲜草4次,可收鲜草60t/ha以上,干草15—19.5t/ha。刈割后追施肥料,鲜草产量明显提高。

圆叶舞草还是一种优良的压青绿肥。6—9月间,刈割鲜嫩枝叶作甘蔗压青肥,每60t/公顷,当年增产效果约相当施尿素300—375kg/ha。同时压青的甘蔗垄土壤较疏松,可耕性及保水、保肥性都较单施尿素的好,肥力持续时间长,对甘蔗增产很有利。圆叶舞草尚可作水土保持和田园地埂的防护屏障。种于山坡及冲沟附近,可防水土流失,种于坡地、旱田边、地埂和果园、茶园周围,既可作压青肥源,又可用于围封和覆盖田边杂草。平茬后,幼嫩枝叶可收集作干饲料,粗硬枝条可作燃料。

参考文献

Codariocalyxgyroides(Roxb.exlink)Hassk.inFlora25.Beibl.2:49.1842.promin.parte;Schindl.inFedde,Repert.Sp.Nov.20:281.1924;OhashiinGinkgoana1:43.1973.——HedysarumgyroidesRoxb.Hort.Beng.57.1814.nom.nud.exlink.Enum.alt.2:247.1822.——Desmodiumgyroides(Roxb.exlink)DC.Prodr.2:326.1826;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502.图499.1955;海南植物志2:274.1965;中国高等植物图鉴2:454.图2637.1972.

相关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