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花谱 > 植物品种

银芽柳

花公子优质养花男
2022-10-16 09:18:46 发布于蓝妖花园

重点介绍银芽柳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银芽柳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银芽柳(学名:Salix×leucopitheciaKimura)是杨柳科柳属植物,落叶灌木,高2-3米。枝绿褐色,略具红晕,幼时具绢毛,后脱落。叶长椭圆形,长9-15厘米,缘具细锯齿,叶背面密被白毛,近革质。雄花序椭网柱形,长3-6厘米,早春叶前开放,盛开时花序密被银白色绢毛。花期3月-4月。银芽柳喜光以及湿润气候,较耐寒。适应性强,在土层深厚、湿润、肥沃的环境中生长良好。银柳主要剪切其带花芽的枝条进行观赏应用,是中国民间冬季传统的插花花材。切枝可水养,观赏期可达2个月以上,干插则时间更长;既

银芽柳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Salix×leucopitheciaKimura

别名:棉花柳、银柳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杨柳

科:杨柳科

种:银柳

亚科:山茶亚科

族:山茶族

属:柳属

类型:落叶阔叶乔木类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高2-3米。分枝稀疏,小枝绿褐色,具红晕,新枝有绢毛,后脱落。叶长椭圆形,长9-15厘米,缘具细锯齿,叶背面密被白毛,近革质。花先叶开放,花芽肥大,芽鳞紫红色,有光泽。单叶互生,披针形或长椭圆形,边缘有细锯齿,先端渐尖。花先叶开放,柔荑花序。雄花序椭网柱形,长3-6厘米,早春叶前开放,盛开时花序密被银白色绢毛,故名银芽。花期3月-4月。

产地生境

原产自日本,中国东北、华北、华东等地有栽培。喜阳光不耐阴。喜温暖环境,不耐寒。喜湿润气候,不耐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在溪边、湖畔和河岸等邻水处生长良好,要求湿润而肥沃的土壤和背风向阳的环境。

繁殖方法

银芽柳都用成熟枝条进行扦插繁殖,并且是直接插于田间。一般在冬季进行售前整理时将下部枝条剪下,修成长约20厘米、有4-5个腋芽的插条,扎成小捆,竖放在室内,以河砂保湿储藏。为节省插材,根据王丽君等试验,可将插条剪成只有2个叶芽、约8厘米长。各地具体扦插时间有差异,南方2月为扦插适期,北京地区露地在4月上旬才开始扦插。

台湾也有大量的银芽柳栽培和出口,他们的做法是:在12月底银芽柳采收后把插条采下,经包装、保湿,贮藏于4℃下,此法简单方便,并节省贮藏空间。在立春后2周为定植适期,把插条剪成约20厘米长,在扦插之前先用多菌灵等杀菌剂浸泡消毒,然后阴干再进行扦插。

栽培技术

种植方法

以选择前作为水稻的田地水田栽植最佳,以减少立枯病的发生。翻耕整地,施基肥,起好畦,然后扦插。

2月上中旬耕翻,施基肥(施有机肥每亩2500千克);作畦宽1.7米,畦沟宽0.3米,同时每亩施碳酸氢铵15-40千克、硫酸钾或氯化钾10-15千克、过磷酸钙25-30千克,畦面覆盖黑色地膜。每畦4行,把贮藏的长约20厘米的插条按株距20-25厘米进行扦插,每亩约6000株。扦插后约2周萌芽,如有缺株应立即补植,以免影响单位面积产量。

作为切花栽培的第一年,扦插培养单枝银芽柳,所产的切枝杆粗色艳、花苞饱满。到第二年,利用苗茬具有萌芽早、枝条下部落叶早和花芽节位上移等特点,培养具有分枝的多头银芽柳。收获花枝之后把植株挖除,重新扦插新株。

抹芽摘心

当插条萌芽后往往同时发生4-5芽,如是2年生留茬银芽柳则发芽更多,抹芽时每株只保留2-3个芽。只生产单头银柳时不需要进行摘心。由于出口产品有的是多头银芽柳,为此需采用摘心处理,促使上部分生3个以上的分枝。当新梢长达80-100厘米时,摘除顶部嫩梢3-5厘米,时间宜为5月上旬,最迟不超过5月20日。摘心过迟,所发生分枝将达不到60厘米以上的要求。为保证多头银芽柳的商品品质,须选用生长势强的新梢进行摘心处理,通常多在2年生留茬植株上进行,因2年植株分枝早,其新稍比1年生株可提早10-15天达到1米高度,摘心后其分枝长度最终也能达到1米以上。另外,也因2年生株的新梢下部落叶较早,枝基部有较长一段(约50厘米)没有花芽,用作单枝银芽柳时品质不如1年生株的好,作为多头银芽柳则分枝点以下无花芽不影响商品品质,而售价比单枝银柳高约1倍。在1年生株中也可选用部分生长特别旺盛的新梢,经摘心后培养为多头银芽柳。培养多头银芽柳应更注意加强肥水管理。

台湾采取的是宽行植法,株行距30×150厘米。通常扦插成活后进行2次摘心工作。第1次摘心的目的是提高银柳分枝数,以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第2次摘心是为了提高银芽柳分叉枝条数,以提高单枝银芽柳售价。第14叶展开时为第1次摘心适期,新营养系银芽柳约留5-6枝分枝最为适宜。待植株生长至约100-120厘米高时,进行第2次摘心,可使单枝枝条变为分叉枝条,分叉数以2枝为最佳。

银芽柳在雨季萌枝能力更强,因此需要及时抹除萌芽枝,以保证所留枝条有更多的养分供应。抹除时要注意从基部掰除,最好在萌枝未木质化时抹除,这时用手掰除即可。一般银芽柳的萌枝3-5天即可木质化,所以银芽柳的除萌最长应在3-5天进行1次。

田间管理

浇水:银芽柳喜欢湿润。7-8月连续高温干旱超过7-10天必须及时灌溉。灌水宜在晚8时后进行,灌满畦沟后关闭进水口,任其自行渗透,次日黎明再打开沟口排出积水。9-10月天气渐凉,连续无雨超过10天亦应灌水。落叶前停止灌水,促进枝条成熟充实。而在多雨季节,要十分注意排涝,达到“雨停田干”的要求。

施肥:银芽柳喜肥,除了施足基肥外,生长期还需要追2-3次肥。如基肥不足,应该在4月中下旬抽枝约10厘米长时追1次肥,每亩可施用尿素10-15千克。5-6月是枝条生长最旺盛时期,可于5月中下旬追1次以氮为主的复合肥,每亩施25-30千克。8-9月是花芽分化期,可于8月上中下追1次氮磷钾均衡的复合肥,每亩施N-P2O5-K2O=15-15-15的复合肥30-35千克。另外,在9月间用0.2%磷酸二氢钾加0.5%尿素进行根外追肥2-3次,对花蕾膨大和着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除草松土:此外,中耕除草也是日常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经常把表土疏松,可以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地温、促进土壤中养分的分解,为根系营养的吸收和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幼苗期需要尽早及时进行中耕,随植株的长大,逐渐终止中耕,而以除草为主。

病虫防治

病害

危害银芽柳的病害主要有立枯病和黑斑病。

枯病

危害症状:发病以苗期为多,发病后引起插条腐烂与嫩梢枯萎。

防治方法:应注意插条消毒,扦插前用多菌灵或托布津800-1000倍液浸插条。此外注意避免连作重茬,选用前作水稻田栽培最好。

黑斑病

危害症状:危害叶、茎和芽,初发病时叶片产生褐色小斑,严重时病斑扩大,叶片干枯,后期可以危害花或者枝条,形成黑斑。

防治方法:可用退菌特、可杀得、多硫合剂、甲基托布津等药剂防治。

虫害

危害银柳的害虫主要有红蜘蛛、介壳虫、刺蛾、袋蛾、夜蛾、尺蠖、蚜虫、茶翅蝽、卷叶螟、叶甲等,也需要注意及时进行防治。

主要价值

银柳主要剪切其带花芽的枝条进行观赏应用,是中国民间冬季传统的插花花材。其银白色似毛笔的花芽及紫红色的苞片,宛如小姑娘身着红衣,美丽可爱;脱去苞片后呈现柔顺细毛的花芽,姿态更显高贵典雅,而且其花芽观赏期在春节期间,加上银柳因与“银两”谐音,代表吉祥、财源滚滚之意,因此银柳切枝广受人们的喜爱。切枝可水养,观赏期可达2个月以上,干插则时间更长;既可以单独插瓶,亦可作插花配材。

植物文化

寓意:银芽柳象征意义县“团聚,财源兴旰”。

相关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