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花谱 > 植物品种

云南樱花

花公子优质养花男
2022-10-16 09:17:37 发布于蓝妖花园

重点介绍云南樱花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云南樱花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云南樱花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Crataegusaltaica

别名:鸡油树、黄栀榆(浙江),大叶榆(浙江湖州),“训”(藏语音)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蔷薇目

科:蔷薇科

种:大叶榉树

亚科:苹果亚科

族:榛族

属:楂属

类型:落叶阔叶乔木类

云南樱花

学名Cerasuscerasoides(D.Don)Sok.var.rubea(C.Ingram)YüetLi

别称红花高盆樱桃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原始花被亚纲

蔷薇目

蔷薇科

樱属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3~10米。枝幼绿色,被短柔毛,不久脱落,老枝灰黑色。叶互生,叶片近革质,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长4~12厘米,宽2.2~4.8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圆钝,叶边有细锐重锯齿齿端有小腺体,侧脉10~15对,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无毛,网脉细密;叶柄长1.2~2厘米,先端有2~4个腺体;托叶线形,基部羽裂,并有腺齿。总苞片大型,先端深裂、花后凋落,长1~1.2厘米;花梗长1~1.5厘米,无毛。伞形花序,有花1~3朵,与叶同时开放;苞片近圆形,边有腺齿,革质;萼筒钟状,红色;萼片三角形,先端急尖,长4~5.5毫米,全缘,常带红色;花瓣卵圆形,先端圆钝或微凹,花粉红色至深红色;雄蕊32~34,短于花瓣;花柱与雄蕊等长、无毛。柱头盘状。核果卵圆形,长12~15毫米,直径8~12毫米,熟时紫黑色。花期2~3月。种子繁殖。云南樱花花色艳丽,适宜引入园林中栽培观赏。

生长习性

云南樱花性喜光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喜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忌积水在昆明可露地越冬。生于海拔2000~3700米山坡、疏林、灌丛中。云南樱花对城市环境有较好的适应性,可在城市园林中大力推广,可孤植、丛植于庭院、草坪边、水边或做行道树更宜片植形成樱花专类园。

分布范围

原产西藏东南部、云南西北部、福建武夷山。

栽培技术

樱花可播种,扦插与嫁接繁殖。有结实樱花种子采后就播,不宜干燥。因种子有休眠或经沙藏于次年春播,以培育实生苗作嫁接之用。扦插在春季用一年生硬枝,夏季用当年生嫩枝。扦插可用NAA处理,苗床需遮阴保湿与通气良好的介质才有高的成活率。因樱花多数种类不会结实,因此,嫁接可用单瓣樱花(P.pseudocerrasus)或山樱桃作砧木,于3月下旬切接或8月下旬芽接均可。接活后经3〜4年的培育,可出圃栽种。樱花也可髙枝换头嫁接,将削奵的接穗用劈接法插入砧木,用塑料袋缠紧,套上塑料袋以保温防护,成活率髙,可用来更换新品种。樱花移植宜在冬季带土进行。每坑施腐熟堆肥15〜25千克。营养生长期亦要视情况浇水,除草。花后或早春发芽前,需剪去枯枝、病弱枝、徒长枝,进行整形修剪,以培养优美的冠形。基于花芽是由顶芽和枝条先端的几个侧芽分化而形成的,因此对花枝不要进行短截,从而形成高大茂密的观花树体。害虫有红蜘蛛、介壳虫、卷叶蛾等,在发病时可喷500倍的代森锌。樱花为阳性树种,不耐阴,喜光照,温暖,湿润。在深厚、疏松、微酸性的沙质壤土上生长健壮,而黏土或贫瘠土壤上生长不良,有一定耐旱力和耐寒力。每年花后或秋季可施一次有机肥,以促进半长,有利于次年的花芽形成。植物文化昆明圆通山大名鼎鼎的樱花就是重瓣云南樱花,,每年盛花时节都要吸引大量的游客。“圆通樱潮”也因此成为“昆明十八景”之一。[1]位于昆明市区西北角的圆通山是四季花开的综合性公园,拥有国内长势最好、形态最美的一片樱花树林,每年3月初的“樱花潮”是昆明著名一景。最佳观赏时间:2月底到3月底。春天到圆通山还能在樱花海下欣赏到动物的奇趣,在以展出动物为主的圆通山有云南特有的西双版纳野牛、勐腊虎、孔雀等动物,还有大熊猫、东北虎、丹顶鹤等稀有动物和非洲斑马、非洲狮、鸵鸟、澳大利亚袋鼠等来自世界各地的珍禽异兽。

识别方法

云南樱花是大朵重瓣的,冬樱花和日本樱花是单瓣的。冬樱花花色为红到粉白,日本樱花花色为粉白,花朵比冬樱花略小。

云南樱花花期为2~3月,冬樱花花期应该是11月~1月,日本樱花花期为3月~4月。日本樱花中的“关山”,枝干也是深红色。像“染井吉野”这类的品种枝干才是青灰色。日本樱花的枝干比较粗糙,有很多“疙瘩”。见右图云南樱花枝干明显光滑了许多。见左图冬樱花云南樱花差不多。樱桃树的枝干上有眼状斑,樱花树上没有,这是区分樱桃与樱花的最简单的方法。

相关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