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花谱 > 植物品种

龙棕

花公子优质养花男
2022-10-09 13:51:08 发布于蓝妖花园

重点介绍龙棕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龙棕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龙棕的属性介绍

类型:常绿花灌木类

龙棕,常绿小灌木,高50~100厘米。无地上茎。叶片簇生于地面,掌状深裂。雄花黄色,雌花淡绿色。核果肾形,蓝黑色。中国特有种。仅分布于云南,生于海拔1900~2300米处的针阔混交林中,根皮可入药,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渐危种。

龙棕形态特征

灌木状,体高0.5~0.8米;无地上茎,地下茎节密集,多须根,向上弯曲,犹如龙状,故名龙棕。叶簇生于地面,形状如棕榈叶,但较小和更深裂,裂片为线状披针形,长25~55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浅2裂,上面绿色,背面苍白色;叶柄长25~35厘米,两侧有或无密齿。花序从地面直立伸出,较细小,长40~48厘米,通常二回分枝;花雌雄异株,雄花序的花比雌花序的花密集;雄花球形,黄绿色,无毛,萼片3,几离生,花瓣2倍长于萼片,发育雄蕊6,退化雄蕊3;雌花淡绿色,球状卵形,花瓣稍长于花萼,心皮3,被银色毛,胚珠3,只1颗发育。果实肾形,蓝黑色,宽10~12毫米,高6~8毫米。种子形状如果实,胚乳均匀,胚侧生,偏向种脐。花期4月,果期10月。现状渐危种。龙棕特产于云南西部,由于分布区局限、零星分散,结果量少,自然更新能力差,加上森林被严重破坏,生态系统失调,致使植株日渐减少。

生长习性

龙棕常分布于海拔1700~2700米的以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Franch)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内。分布区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类型,年平均温13~15.5℃,年降水量750~932mm,相对温度75%。常生于云南松林下,有时伴生有云南油杉KeteleeriaevelynianaMast.、黄青冈Cyclobalanopsisdelavayi(Franch.)Schott。林下有水红木ViburnumCylindricumBuch.--Ham.exD.Don、马桑CoriariasinicaMaxim.等。龙棕零散或成片生长。由于长期受高原干热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植株比较矮小,叶片集生地面,形成特殊的生态景观。花期4月,果期10月。

生长环境

本种分布区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类型,土壤为山地红壤或黄棕壤。由于长期受高原干热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植株比较矮小,地下茎节密集,叶片集生地面,形成特殊的生态景观。

分布情况

龙棕龙棕(Trachycarpusnana)为特产于云南的国家二级珍稀保护植物,仅见于山西稷县;陕西延安,耀县,略阳、云南西部至西北部的大姚、宾川(鸡足山)、永胜以及中部的峨山等地区。后通过调查,初步查明龙棕在云南的分布状况,发现了南华、姚安等6个新分布点。确认龙棕在云南主要分布于滇中高原,云南楚雄地区是其分布中心。多生于海拔1900~2300米以云南松PinusyunnanesisFranch.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内。

保护现状

保护价值

龙棕为中国特有种,其形态特殊,有一定的科学意义,也是庭园绿化、盆景栽培的优美植物。时对龙棕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态学习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为保护和开发利用这一珍稀濒危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并且对龙棕濒危原因作了初步探讨,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保护措施

云南鸡足山已划为自然保护区,应将龙棕列为保护对象,严禁采挖。保护区内或有关植物园和园林部门应引种栽培,繁殖种苗,扩大栽培。

栽培技术

简介

龙棕种子萌发时,子叶柄突出种皮,向下伸长约5~8cm,如下锚状,在子叶肢茎部形成一个管状鞘或舌状鞘,从鞘内向上长出叶,向下长出初生根。当日均气温25℃以上,种子不经贮藏就可以萌发,但经润沙贮藏一段时间后,发芽率比不贮藏的提高20%以上,而且萌发比较整齐。催芽到萌芽约需7~10天。但从种子多菌灵长出到幼苗出土,约需5个月,当年生的苗一般只有1片叶,少数有2片。部分未发芽的种子到竖年的春季(4~5月)会继续萌芽。

种子的处理与播种

种子处理成熟种子采收后应及时处理,去除果皮及果肉。将种子倒进装有1:500的甲基托布津或溶液的容器中浸泡30分钟,取出、放于清水中浸泡24小时,然后集中在沙床上进行催芽,及时查看,把露白的种子拿起播种。

播种催芽用河沙、椰糠和少量黄土按一定比例配制成保湿通透的播种基质。发现露白的种子,放入通透性好的营养袋(营养袋的规格18×9cm)中培养。营养土用沙壤土4份、磨菇土1份、稻谷灰1份。营养袋下面铺一层薄膜。每袋播一粒种子,种脐朝下,随后盖沙,沙的厚度1.5cm。苗期管理

遮荫保湿露白的种子放入营养袋后,应搭盖60%~80%的遮荫棚,尽量减少太阳曝晒,降温保湿,若光照太强,小苗叶片易被灼伤,影响小苗的长势;甚至死亡。冬天则应采取避风保温保湿。

肥水管理当龙棕幼苗长到1~2片叶时,种子贮存的营养也基本耗尽。此时,每隔15~20天用0.2%尿素液或复合肥液喷浇。也可结合喷药,用0.1~0.2%的磷酸二氢钾或尿素液进行根外追肥,以促生长。保持营养土通透不渍水,以免造成烂根死苗。

病害防治

龙棕小苗病虫害较少,偶而发现一些叶斑病,可用50%托布津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洒。但龙棕小苗易遭鼠害,要注意防治。

土壤选择

龙棕的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作为园林苗圃生产,应选择交通方便的田地,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排灌方便的土壤。

整地做畦

选择好了土壤,四周要开好排水沟,防止土壤渍水。整地,做畦,畦宽130cm,沟宽20cm。采用“品”字形列植,按株行距150×100cm挖穴,穴深30cm,径30cm,穴底加腐熟农家肥0.5~1kg或三本有机肥0.5kg,拌匀,再适当回土。

适时定植

苗长至3~5片叶即可定植大田,以4~8月为定植适期。定植时要小心去除营养袋,不让营养土松散,否则定植成活率降低。

田间管理

遮荫定植后,2~3年生的小苗还需适当遮荫。因为2年生的小苗刚从60~80%的遮荫度环境条件下搬进大田定植,在6~9月期间,光照强度很强,龙棕小苗还难以适应。采用假槟榔等羽状老叶在每株龙棕小苗旁东西方向各插2枝,把小苗的叶片遮盖住,龙棕小苗生长良好。否则,叶片会被强烈的太阳光灼伤,更为严重的还会整株死亡。3年生上的苗,不用遮荫,生长正常。

肥水管理定植一个月后即可进行追肥。每隔一个月追肥一次。追肥方式依土壤干湿而定。雨后不久,可直接在表层撒施。再结合中耕除草,也可直接沿植株四周挖浅沟,条施盖土。色尿素和复合肥交替进行,尿素每亩施用量5~7.5公斤,复合肥每亩施用量10~15公斤。3年生以上的龙棕在其旺盛生长季节,施用量应酌情增加,土壤水分的供应应视墒情而定,务使上壤保持疏松湿润状态。

病害防治症状简介

龙棕腐烂病

【症状】有心腐型和干腐型两种。

心腐型:病株顶部心叶灰黄,幼叶皱缩不展,无光泽,基部变褐、腐烂,用手一拉,心叶即同植株脱离,束展叶的幼叶,发生皱缩,不能展开,较大的苗木心叶腐烂之后,从侧旁又可萌发生长,不会全株枯死,但苗木幼小时,也可引起死亡。

干腐型:干部发病后外围局部变黑褐色,其部位被苞毛(即棕皮)包围时不易辨认,等到黑褐色部位扩大蔓延,包围或几乎包围一圈时,从外向内叶片即枯黄萎垂;若将病株剥棕检查,会发现树干局部变黑褐色(严重时可扩大包围树干一周),病树患处锯开作横剖面观察时,中间褐色区占整个剖面的四分之三左右,闻之,有烂梨子味道,潮湿环境下,病部即长出大量白色絮状菌丝。有时出现半株性叶枯萎垂。叶柄感病,从柄基到柄端呈条状褐斑。当地上部分干、叶枯死后,地下根系也很快随之腐烂,致使全株枯死。

病原

心腐可能与冻害有关,干腐病菌为真菌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丛梗孢目的拟青霉菌(Paecilo-mycesvariotiBainier)。病菌能产生两种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先是产生不分枝的分生孢子梗,梗瑞生无色、单胞、长椭圆形的分生孢子,在湿度大时,孢子集聚在梗端的水膜内呈小球状,7~10天后就产生有分技或分枝呈帚状的分生孢子梗,梗上串生无色、单胞、卵圆形的分生孢子。两种分生孢子都能发芽。

规律

1.幼树和大树都能感病,龙棕桔萎从5月中旬开始发生,6月渐多,7~8月为发病盛期,7~9月为病树死亡高峰,10月以后很少有新病株出现,病势发展趋缓。轻病株可带菌越冬;秋季剥棕太迟,或春季剥棕太早,容易遭受冻害而发生腐烂病。

2.此病为害幼年龙棕和大龙棕,平地和山上都会严重发病。

防治

(1)药剂防治:每年4月中下旬用每100升含50%万利得80毫升及扑海因50%可湿性粉剂80克的混合溶液,或用每100升含50%万利得80毫升及培福郎25%水剂200毫升的混合溶液从顶向下充分淋灌,每15~20天一次,连续四五次,也可用20%络氨铜锌水剂400倍液浇灌。或选用50%多菌灵l000倍液,从4月份开始喷药,每隔10~15天喷1次,喷3次后,有一定防治效果;而浇根基本无效;也可使用50%代森铵800~1000倍液。

据试验,50%多菌灵、50%代森铵的500~1000倍液,对病菌孢子的发芽和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用于野外喷雾,也有防治效果。喷药需从3月下旬或4月上旬开始,10~15天1次,连喷3次,将树梢和树芯部分全部喷湿,叶片上可以不喷。

(2)合理施肥,秋后宜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及有机肥等以增强植株抵抗力。

(3)及时清除病叶等患病组织,刮去树干部病斑后,涂敷腐必治25%可湿性粉剂20倍液。

(4)秋后喷施含0.5升毫三十烷醇,0.01毫升芸苔素内酯、0.2毫升富滋的溶液三五次或50%矮壮素水剂1000倍稀释液一二次以促壮。每年4月在干基周围挖沟、每株浇灌1.8%爱多收水剂2000倍液10~15公斤,间隔15天连续三次或用1.8%爱多收水剂6000倍液喷雾数次。

(5)刚从南方引进的龙棕应用甲氨磷等内吸药剂,按1:1兑水钻孔注药,以防治二点象甲、红棕象甲、椰心叶甲等害虫幼虫钻蛀危害造成病菌传染,并用1.8%爱多收水剂2000倍液浇灌。

(6)及时清除重病株,以防传染。适时(清明前后)、适量剥棕。

相关品种